第(2/3)页 李在华伸手一指,点到自家媒体的记者。 “你......” 半岛青年报记者激动的道:“李部长,您是在指我吗?” 李在华点点头。 “没错,就是你!” 在众人羡慕和嫉妒的目光下。 半岛青年报记者推开前面的同行。 “李部长,您有什么要问的?” 李在华隔着人墙问道:“我刚才没听清楚,你把之前的问题再说一遍!” 半岛青年报记者将自己的问题重新复述了一遍。 “李部长,请问您对青佤台监察部带走郑锡庆议员,有什么看法?” 话音落下。 李在华眉头皱成一团。 “你说什么?郑议员被青佤台监察部的人带走?” 半岛青年报记者诧异的看着年轻部长。 “咦?李部长,您不知道吗?” 李在华假装一头雾水道:“我今天开了一下午的会议,根本没时间关注外面的事.......” “请你把话说清楚,郑议员到底出了什么事?” 李在华的演技可谓精湛无比。 为了做的逼真,他确实故意在下午召开了一场全体会议讨论有关高金基的问题。 看着面前仿佛什么都不知道的年轻部长。 记者们摆明不信,不由睁大眼睛,全神贯注的直视李在华,好似要从他的脸上找出破绽。 可惜年轻部长拥有超越影帝级演技,茫然无措的表情无懈可击。 察觉不到破绽。 记者们开始有点相信面前年轻到极点的男人,或许真的在开会,暂时没收到外面的风声。 此时。 半岛青年报记者十分配合的道:“李部长,看来您是真的不知道......” “今天下午四点左右,青佤台监察部前往半岛体育协会总部,突击抓捕了郑锡庆议员.......” “直到目前为止,青佤台监察部没有任何消息传出,郑议员依旧在羁押当中.......” 噼里啪啦,这位把自己了解到的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听完后。 李在华面色通红,呼吸不由变得急促起来,整个人犹如快要爆发的火山。 见到这种情况。 记者们顿时兴奋不已,举起手中相机疯狂按动快门。 咔嚓·咔嚓·咔嚓....... 闪光灯宛如催化的药剂。 李在华似乎终于忍不住,猛地把公文包摔在地上,嘴里念念自语。 “岂有此理!” 摔完后。 李在华立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急忙弯腰捡起地上的公文包。 只不过已经晚了。 记者们早就将这一幕忠实的记录下来,同时他们的心中已然想到明早头版头条的标题。 《半岛有史以来,最年轻检察部长当众失态,年轻人意气又或者恼羞成怒?》 望着激动和兴奋的记者们。 李在华嘴角微扬,转瞬即逝。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 李在华敛声屏息,面无表情的道:“不用我说,很多人都清楚我的背景,孤儿出生.......” “当年司法研修院毕业,我前往中央地检实习,郑议员了解到我的身世后,给了我很多帮助.......” 说着说着。 李在华眼眶泛红,动情的道:“有好多次,在我犯了错误之后,正是郑议员的鼓励,我才能艰难的撑下来....” “郑议员在我的心目中不似亲人胜似亲人,没有郑议员就没有我李在华的今天.......” “今天我当着所有记者媒体的面可以向半岛的法律起誓,永远相信郑议员是无辜的......” “好了,多余的话我不想再说,请大家让一让,我要回家!” 只是记者们不想放过情绪激动的年轻部长。 然而一旁看热闹的检察官们好似受到了感染,主动上前帮忙阻拦记者。 李在华用感激的眼神看向自己的同事。 然后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朝着停车场走去。 没一会功夫。 一辆黑色轿车驶离大检察厅。 记者们又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题材,开着车紧随其后。 ------------ 晚19:25分。 钟路区。 付岩洞。 李在华把车停在家门口。 不等记者们有所反应,快速输入密码推门而入。 见到年轻部长进屋。 记者们一脸的可惜,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安营扎寨。 一辆又一辆的写着新闻采访的轿车将附近的空地占满。 这一举动引来周围邻居的不满。 最后有邻居报警。 车是开走了,却赶不走想要得到第一手资料的记者们。 --------- 此刻的家中仅有李在华一人。 他一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状况,特意让李尚熙留在李家。 二楼。 黑漆漆的书房内。 李在华靠在窗边,通过窗帘细缝注视着外面的世界。 偷看片刻。 李在华失去兴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记者们的反应证明,他的目的已然达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