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双击666-《这个三国不正常》
第(2/3)页
“这么严重?虽然知道现在世道不好,但是你说天下大乱,总觉得有些危言耸听。”曹满叹息一声说道。
好好的日子,谁会希望它乱啊。
“怎么说呢?如今的大汉朝,就像是江流的一处堤坝,而百姓的怨恨,就如同被堤坝截住的江水,水量少的时候,堤坝可以拦截得住,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的水位,水坝就会承受不住,然后就.......”
轰~~的一声,轰然倒塌。
给朝廷最后一铲子的人是谁?不是张角,也不是董卓,是他们老刘家的人。
刘宏怕是想不到,摧毁大汉朝的基业,黄巾起义没有做到事情,他老刘家的宗亲做到了,这人便是刘焉。
如果说,刺史、太守等人还能够受到朝廷控制,而州牧就基本上不听朝廷的话了。
向刘宏提议设立州牧的人,正是刘焉。
黄巾起义的时候,朝廷兵力分身乏术,只能诏令各地自行募兵,清缴黄巾乱党,结果就是尾巴大了去不掉,黄巾起义是被镇压了,但是各地刺史、太守获得了由朝廷授予的军权,独揽地方军政大权,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朝廷。
刘焉向汉灵帝提出了一个建议,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刘焉借口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所以,要任用清廉的朝廷重臣担任州牧,到地方去镇守,安定天下。
刘宏也对刺史、太守等人权力过大感到忧虑不安,听到刘焉的建议后,觉得很有道理,批准了。这就是著名的“废史立牧”政策。
没想到,“废史立牧”政策的确抑制了刺史、太守等人的权力,但他们的权力并没有收到朝廷来,而是造成了一股更大的割据力量——州牧。
刘焉这一铲子,挖自家国祚的根挖的可是快准狠稳。
正是这么一个提议,这么一个政策,造成了后来的天下大乱,群雄割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