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十三次相亲75-《M君的相亲小记》
第(3/3)页
世上的酒鬼大多如此。
所不同者,没有竹林贤者之才而已。
世上多的是小屁孩惯着中年人。
每个处于下位者都会因此痛哭流涕,痛不欲生,痛恨天地不公吗?
显然不是。
大多数人或许心有不甘,但大都会安居其位。
本质原因是无法撼动上位者。
此外,还有些因素可以充当润滑剂,缓解上下之对立,以达表面的平静甚至一团和气,其乐融融的境地。
这些原因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第一,胜利者在人格上以德服人。所谓以德服人,在这里无非就是给予失败者人格上的平等对待。简而言之,就是在平时相处中不以上级自居,以对待同事的平等态度与之相处。这是非常有效的法子,可以缓解绝大多数因上下变动引起的激愤,避免过度刺激对方。久而久之,会给失败者一种胜败无所谓的错觉。
第二,胜利者在物质上分享了胜利果实。如不想失去胜利者应有的威望感,就得用这条办法了。也就是让失败者有败得不惨的感觉。就好像刘邦分封英布为王,维持了他固有的领域。让对手产生所丧失的只是一个名分的幻觉。
第三,胜利者未变动原有小社会的架构。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且不是由上下变动双方来决定的。
比如:战国时代,商鞅去秦国之前,一个魏国人去执掌秦国的国政,并不会引起秦国原勋贵大臣过于激烈的围攻。
是因为秦国贵族大臣们都公忠体国,觉悟谋求私利的心?
当然不是。
原因很简单。
这些外来的客卿大臣虽然能取代原有的大臣执掌朝政。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无法触及秦国本土贵族的根本利益。
这个根本利益就是秦本土贵族政治的基本架构,也就是在那个年代贵族之所以是贵族的原因:血统。
以及根据血统联系和构造出的一整套统治与升迁系统。
也就是说,新来的权臣只是个外聘来的打工崽,看起来风光无两,也确实能颐指气使一阵子。
但是在真正的贵族们眼中,不过是“隆隆者绝,炎炎者灭”,就是几只秋后的蚂蚱。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