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十三次相亲51-《M君的相亲小记》


    第(2/3)页

    他用一个钵盂收走了这条龙,并展示给对方看。老夫妇从里面看到的就是一条目光闪烁的小蛇。

    在《聊斋》里还有不少类似龙为蛇形的描述。

    比如:有人看到两条蛇在与一只蜘蛛嬉戏。被解释为看到了二龙戏珠。

    再比如:有人在山上看到一条大蛇。此蛇随着雷电的轰鸣声不断变大,最后随风雷向天上飞去。这被解释为蛇化龙飞天。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既然古人总把龙蛇混为一谈,那么把印度的蛇形水神翻译为龙,在逻辑是也就讲得通了。

    就好比,当初翻译家们把罗马教廷的大主教翻译为教皇一样,简直是直接表达了该职务的核心内容,不再会有比这个词更贴切的译名了。

    诸如:大主教、总主教、教宗、宗主、总教主、首席大主教、罗马大牧首之类的称呼,统统不能如“教皇”二字一样,简单明了的说明该职务的权威性与重要性。

    把娜迦王翻译为龙王也是如此,既准确描述出了其最本质的特征,又点名了其对人类而言的重要性。

    在靠天吃饭的年代,谷物的收成离不开“风调雨顺”四字。因此,作为雨师的龙王就显得尤为重要。印度的娜迦王在当地恰恰也充当着类似的角色。

    显然套用中国已有的,且与之相近的神灵的名字,绝对比重新编造一个名字,更能清楚的向我们解释,到底什么是娜迦王。

    他总是觉得,要做好翻译优秀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缺一不可。既要完全了解原名词的意思,又得能在本国语言中找出可与之对应的词。

    或许,在翻译工作中,抽象思维能力更重要一些。

    比如:航空母舰的直译是“携带者”。没有任何一个字母提到了航空,以及战舰。

    翻译家把之称为“航空母舰”就完全是将原有名词抽象化的结果了。

    对文字或者现实的抽象化认知,或许是人类的一项“超能力”。这是电脑所不具备的,或许也是其它动物不具备的。

    人要是活得很累,一定会有众多不满者,就像果子一旦疲软,就必定会招来大批苍蝇。

    算卦先生总会跟一些人说:你这个八字容易招惹小人。

    m君曾很疑惑,难道八字里写着“易招小人”四字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