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十三次相亲18-《M君的相亲小记》
第(2/3)页
当然,像m君一样少量使用银离子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也不会出现沉积。毕竟,这玩意无法被人体完全吸收,少量服用,大量饮水之后,终归会被排出体外。而古人就是利用了这一点,用银在人体内杀菌,并带走一部分病菌。
他不是医学家,不好说这做法的对错。仅以他个人体验而言,把银吃下去的体验很奇妙,就像去日本料理店吃野生河豚一样,紧张与危机感中让人充满新鲜和期待。
自然服用的结果也与吃野生河豚一样,或者是一场美妙的冒险,或者是人生最后一次冒险。
m君还是觉得不要轻易尝试服用银离子。不过,以他的那一点用量,远不足以导致中毒,更不会让肤色浮现所谓的贵族蓝。
她显然对银没有太多兴趣。在m君眉飞色舞大讲银的种种历史,以及趣闻的时候,她只是出于基本礼貌有一搭没一搭的应付着。
他注意到,她不光是对银,而是对所有价格低于黄金的首饰材料都没兴趣。
比如:那些中低档的玉石。诸如蓝田玉、岫玉等等。
再比如:琥珀、砗磲、青金石、珍珠之类的宝石。
但是她对高档珊瑚、海螺珠、红宝石之类的就充满浓厚兴趣。
说到底,她看重的不是材质本身,以及首饰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文化含义、宗教意义,而是其所能带来的最纯粹的物质价值。
这在中国算是普遍现象。大多数首饰消费者对珠宝的选择都是如此。她们挑金首饰的时候,不像是在挑一件工艺品,而像是银行经理在检查金砖的成色与克数。
大概也正是因此,中国的首饰才非常缺乏设计感,工艺水平也一直处于低端水准。
也许有人会拿出一些大师的作品作为反证。但这是毫无意义的。
就像明代皇室拥有大量精美绝伦的珠宝、玉器。其做工之精妙足以媲美一切王朝之高档珠宝。但是,这无法否定明代民间玉器“粗、笨、陋”的现实。
就好比,我们说哪一省,哪一市有很多美食。这必然不是在说这里最好的星级酒店有什么珍馐佳肴。所说一定是当地贩夫走卒就能吃到的路边美味。
好比河南人说起家乡的特色菜,通常会说胡辣汤。而河北人一般会说焖子。
难道这两个省就没人会做燕窝鱼翅这些高价菜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