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十二次相亲5-《M君的相亲小记》
第(3/3)页
不仅是在艺术上,在民间信仰上,中国人也是极为现实的。这在地球上应该是绝无仅有的。
在中国,神话里的神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是要服务于人的需求的。人们祭祀神,崇拜神,相应的神也得施惠于人。只有这样被崇拜者才能永远享受人间无尽的香火。
在解放前,有些地方甚至会在求雨无效的时候,把庙里的龙王神像扔到河里,用鞭子来抽打神像,并呵斥其失职。这在西方世界把上帝奉为绝对主宰的宗教氛围里是大逆不道的,也绝对是不可思议的怪异之事。
这种极端事件恰恰表明了东西方对待神话,宗教的根本区别。东方的那些看起来很迷信的人也不是真的全身心信仰迷信本身。他或她所迷信的是迷信能带来的好处,而不是迷信本身。也许正是因此,我们这里才极少发生宗教战争。即便有打着宗教旗号的队伍,喊口号的,听口号的,敌对方,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吸引人的不是宗教旗号,而是旗号下带来的现实利益。
比如:白莲教历次起义。真正激发参加者积极性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半佛半道理论,而是反抗压迫者能带来的自身境遇的改变。
而一旦人们都关注的点改变了,原来全身心迷信的,也就像翻书一样成为过去。
以此而言,碧霞元君在旧时代能有数量众多的信徒实属不易。这大概与中国人自古到今都对孩子有超乎一般人的都关爱有关。
即便现在,我们走在大街上也会发现,有的家长衣着很朴素,身边的小孩子却是一身昂贵的外国名牌衣服。让人感觉父母和孩子走在一起极其不协调,不像是父母与孩子,倒像是少爷,小姐和男仆,老妈子。前几年,还有过这样的新闻。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在洋快餐里吃炸鸡,陪着她的姥姥在一边啃面头榨菜。国人对孩子的好,总是胜过对其他所有人。姑且不论这样做是好,还是坏。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胜过爱他们自己。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