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论在丰年的市场价,平均每家一亩能收五十石粮食。 要是按灾年来算,一亩地最多最多能收三十石。 现在知府大人要按照每家三十石的分量来收,按理来说这个想法是非常客观的。 这年头谁家不衬几亩地呀,我们是收粮,但只收一亩地的粮食,是不是听起来很合理。 但实行起来,不容易。 第一步就卡住了。 富人家里,三十石不算什么,家里人多地多,这点粮食不够他们一家塞牙缝的呢。 所以,问题不出在这。 而是出在了普通老百姓的身上。 富人家的地是他们的人自己种吗,不是,是佃户在种,佃户没有自己的粮食,一年到头全靠富人给他们分粮。 可现在要挨家挨户的收粮,他们根本拿不出来。 就这么样,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好些家的哭声传出来都听得人瘆得慌。 那是活不下去的哭喊声。 接二连三,后几日的县衙门,州府衙门门口都有过来伸冤闹事儿的。 可以说这项工作任务还没等彻底展开就被差点胎死腹中了。 桃花村里。 朱五六从外面打探了消息回来,给孙里长,还有好些人都说了眼前这事儿。 现在这架势,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他们是难民出身的,这一次收粮没收到他们头上,准备好的粮食一下子没了去处。 幸好他们连夜把地窖都挖好了,这些粮食都得放进去,不要必要的时候不能拿出来。 也万万的不能让人看见。 村里人一听,也存在这侥幸心理,这下他们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了,就算救济粮发不到他们头上,他们的村也会全员平安无恙。 “不行啊,舅,咱们不出粮,小满那头饿死了怎么办?” 朱五六一摆手,“放心吧,饿不死,就算咱们囤了粮,也不一定能喂到小满嘴里。 还是得另想办法。” 孙佩芳看向他,“办法?啥办法?你又要干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