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中平三年,九月。 刘备扛着耙子走出城外,望着官道两旁即将秋收的粮食,心中的烦闷之情,一扫而光。 距离苏双、张世平二人离开上党已经一月有余,说实话,要不是时常有书信往来,刘备真以为这俩货被人在路上劫杀了。 刘备干完农活后,直接坐到了田垄上,一边和老农搭话,一咀嚼着手里的大饼,中午饭就在田间地头解决了。 还没坐一会,刘备就听到旁边有人喊道。 “乡亲们啊,我来晚了。” 好家伙,刘备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境内来什么邪教徒呢,这是干啥,和我抢民心? 当即,扭过头一看... 哦,国渊啊... 此时的国渊,穿着粗布麻衣,手里拎着俩篮子,胳膊上还挎着俩篮子,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妥妥的人型晾衣架了。 国渊此时丝毫没有注意到刘备在这里,当即对着百姓大喊道。 “开饭了,开饭了。” 说完,就把手里的篮子放了下去,拿出干净的食物和饮用水。 给这个大爷倒一碗,给那个大娘来一壶的,忙的是不亦乐乎。 刘备就站在那群人不远处,看着这群人和国渊唠嗑。 就听大爷说道。 “子尼小子,你说咱们大汉要多一些你这样的官,那该多好。 我跟你说,前几任那个官员唉,一个个也经常到田间地头来,到了这里只是摆出一副怜悯苍生的样子,嘴上唉声叹气一番民生之疾苦,然后见我们这群泥腿子,张嘴闭嘴就是爱民如子... 然后,就走了... 哀叹民生疾苦有个麻子用,百姓的生活,可不是能哀叹好起来的。 还得是你啊。” 老头说完,拍了拍国渊的肩膀,随后又小声说道。 “子尼小子,我家闺女给你啊...” 没等老头说完,旁边一大娘笑骂道。 “你别糟践人家子尼了,就你家那个寡妇,还是许给我儿子吧,子尼可看不上。” “呸。 张嫂子,就你儿子,说个话和放屁一样,那叫一个臭,谁给他啊...” 然后,刘备就看到大爷和大娘在田垄上骂起来了... 有时候,吵架也是一件好事,这年头还有精力吵架,那就说明吃饱了啊,要是不吃饱,怎么能把力气浪费到这种无聊的事情上来了。 想到这里,刘备对着国渊招了招手,高声道。 “子尼,看这里。” 国渊听到有人叫自己,当即顺着声音来的方向看过去,随后就发现刘备来了,再给百姓分发完吃食后,小跑到刘备这里,开口道。 “玄德公,今天你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刘备摆了摆手,笑道。 “我也无甚政事,索性过来看看。 子尼,你这个...” 刘备指了指国渊手里的小篮子。 国渊这时候也把篮子拿了出来,递到刘备面前,笑道。 “百姓摘的一些蘑菇,还有一些晒的果干。” 刘备指着篮子里边有些艳的蘑菇说道。 “子尼,我跟你说啊,你回去吃的时候,你先拿鸡试试毒,这年头大人都在田里忙农活,只有小孩才进山摘这玩意... 你可要小心点,咱们上党的医者,医术可不怎么样。” 国渊看着谨慎过头的刘备,眼角抽搐了好几下,不就吃蘑菇拉了一次稀么,至于害怕成这样么... 不过相对于一直奔走于田间的国渊。 百姓送给刘备的特产那就少了很多,没办法,国渊这半年多的时间帮助百姓也算是有目共睹,这个时代能遇到一个以百姓为重的官员,众人自然是感激无比。 国渊收这些东西,那是收的心安理得。 虽然其中多多少少参杂了一些有毒食物,但是问题不大。 对于百姓来说,只要吃不死人的,那都是能吃的,我能吃,那官员肯定也能吃啊。 四处奔走了这六个多月,国渊算是见识到底层百姓的惨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就为了田地里那点粮食。 早上出门求上天保佑,晚上回家求官员仁德,只希望今年能吃几顿饱饭,能挨过这个寒冬。 现在这个年份啊,饿死人太常见了,稍有天灾,那就准备卖儿卖女吧。 天灾再加上兵灾凑一起,那就准备吃人吧。 刘备没来上党之前,每个村子到冬天的时候,不饿死、冻死几十个人,那都叫好年景... 这也就刘备来上党后,靠着上党的财力,去年冬天大力赈灾,才没导致冻饿而死的事情发生。 ... 走的越多,见得越多,国渊胸中的怒气也越发的蓬勃,也越发的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胆子是多么的沉重,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当初应该多多学一些农事,就算是能让百姓多打个一两斗的粮食,那也对得起恩师传授的孔孟之道了。 这比他战场杀敌还要荣耀,可惜他懂得也不多,他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百姓。 本来国渊来刘备这里,是打算建功立业,在战场上博个荫蔽后代的。 等接触到农业后,他才发现,这比沙场建功还难,但也比沙场建功更加荣耀。 刘备告诉他常年种地的老农有一些会种的很好,要是想让所有人都像那些老农一样多产粮食的话,你就去寻找那些老农,和他们谈谈,看能否得到那些不起眼的技术,于是国渊跑遍了整个上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哪一片粮食长得最好。 然后去找这片田地的主人,去询问技术。 国渊跑了六个月,跑遍了整个上党,将能找到的技术都找到了,也都尽可能的传授给了其他人,甚至国渊为此,还专门去给他老师送了一封信,想要让其师从农家那里借阅一些种田的书籍。 后来,在国渊的不懈努力下,上党的田地里,都撒上了粪肥,可能在上党,老农都不一定每天出门除草。 但国渊,不管风里雨里,皆出政务厅,骑马远赴上党各地,观察作物长势。 说真的,在上党诸人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很是佩服国渊,因为他们做不到。 他们能做到发展民生、定下大计,理顺财政,唯独这种费力、费时、短时间内看不到收益的事情,他们做不了。 不得不说,有的人,天生就是这块料。 原来的历史里,国渊就是代替曹操,掌管曹操麾下所有屯田事宜的屯田官,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竞相勉励,乐于这项事业。 要知道,屯田这玩意对百姓来说,可不是什么英明政策... 一说屯田... 刘备抬头望向天空,捋着胡须,内心阴恻恻的想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