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时间再回到刘备这里。 国渊和孙乾二人在刘备当上太守的时候,就已经被老师轰出来了,当时二人回家陪伴了几天双亲后,就搭个伴,一起赶赴刘备这里。 二人一路走走停停,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总算到达了上党。 在告知传令兵来意后, 二人就站在门外等侯。 过了盏茶功夫,就听到院子里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二人知道正主来了。 随即正了正衣冠,捋了捋衣衫,清了清嗓子。 见刘备出来后,二人施礼道。 “国渊、孙乾,拜见刘太守。” “子尼,公佑, 快快请起。 一路旅途劳顿,备已置下薄席淡酒,快随我进来畅饮一番。” 刘备伸手扶起二人,一脸真诚的说道。 至于酒席... 那是刘备和沮授的晚饭,炖了俩羊腿,还在锅里闷着呢,在添副碗筷,切俩凉菜,那就是酒席了。 国渊和孙乾二人,刘备当初在涿郡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 当时郑玄去涿郡拜访卢植,由刘备招待那群学生,听闻学生里有个叫孙乾的,刘备闻此哪能放过。 从早到晚拉着孙乾吃饭、喝酒、聊人生,顺便做做学问... 至于国渊,那属于意外收获。 纯粹是一开始感觉国渊这人谈吐不凡,拉一个人吃饭也是吃,拉俩也是吃,索性一起拉上了。 国渊、孙乾直接被拉到了政务厅,二人顺道把郑玄写的书信递给了刘备。 刘备撇了撇嘴, 郑玄这老师,当的真不错啊,往熟人这送大才,居然还带介绍信的,打开扫了两眼。 【国子尼,美才也,吾观其人,必为国器。】 【孙公佑,人才也,吾观其人,必为国器。】 .... 得,看完书信后,刘备才想起来,郑大儒往外介绍自己学生的时候,张嘴闭嘴就是国器。 虽然郑玄教出来的学生水平是很高,但都是国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