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刘备太缺德了,我就知道这货来我这没啥好事。 以前, 就经常来我这里, 拉着子经要去混江湖去, 混江湖那是读书人该干的事么,一不小心就挨刀子的行业,谁去干那个。 现在更好,你居然要拉着子经去混朝堂... 还四年当郡守,你刘备可真敢说,有几个脑袋能扛住这个风险的。 所以,在听到二人要进行下一步谈话的时候,乐隐就给打断了。 刘备他们说话声音其实很小,但架不住老头精通唇语啊。 年轻时候的乐隐,也是个暴脾气,虽然不算大儒,那也是最接近大儒的存在,时不时找人论战一场。 最接近大儒的这批人,之所以没当上大儒,不是学识不够,就是德行欠缺,所以这批人里边,那是什么样的都有。 有论战失败骂娘的,有论战失败动手的,更有气急败坏,直接住你家的... 乐隐么,有点小毛病,看不得别人论战失败后在那骂自己,对于那种用大嗓门骂娘的人,乐隐表示,这种行为我很赞赏,然后物理在论它一番。 关键有的人,他骂你,没有声音,光有口型,你抓不到证据,没办法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在教育】,这就很烦。 然后,乐隐回去专门研究古籍,外加生活实践。 勤学苦练十余载,唇语大成。 于是,刘备那番小声嘀咕,就被乐隐听见了,这老头当时脸就黑了。 只见乐隐冲刘备招了招手。 等刘备走到乐隐近前的时候,乐隐拍着刘备的肩膀说道。 “玄德啊,我与你老师也是有点交情的,你与子经那关系更是匪浅,所以,以后有好事在来,不行么。 我也不是没听说过你的情况,你一没实权,二不管事的,你拉着子经跟你干啥去,分你两千石俸禄啊。” 刘备盯着乐隐,这老头说话太难听了,怪不得到现在你都没当大儒,做人一点都不圆滑... 只听乐隐继续说道。 “我乐隐也不是不讲人情世故,你先给自己安个家。 然后,你在来找子经,你郡守也不是,朝官更甭说,终究是有点欠缺。 当然,玄德,我很看好你,你老师六年就当了九江太守,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样吧,五年,五年之后不管你是为国相,还是拜郡守,到时候都可以带走子经。 现在子经学问还有些欠缺,在跟我两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