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清军又攻陷衡水、武邑、枣强、鸡鸣、霸州等诸多县城,杀了大明退休翰林。 唯有内丘,知县高翔汉力守十余天,清军见无法攻克,便撤退去祸害其他地方。 还有魏忠贤的老家沧州肃县,被他修筑的也颇为坚固,倒是让清军难以攻克,直接绕道而行。 因为这些清军看惯了县城外观不咋好的,到了魏忠贤的老家,猛地一看县城如此坚固,必定是明军的重要关隘,攻克之后,兴许就能够俘获许多粮饷财物。 结果这伙清军发现,不亏是明军重镇,堡子修建的相当坚固,没有火炮是断然无法攻克,故而直接撤走。 这些县城除了有高知县率军守卫,魏忠贤老家没被攻破外,清军兵峰锐盛,势不可挡,接连攻克许多城镇。 多尔衮又兵分三路,由涞水攻易州、一路由新城攻雄县,一路由定兴攻安肃。 如此危急时刻,内阁首辅刘宇亮主动请缨,愿去前线督察军情,为君分忧。 崇祯大喜,即刻下令将卢象升革职听勘,由刘宇亮代之总督天下兵马。 可是当刘宇亮真的听到皇帝要让他上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止不住的害怕,我只是想要站在后方,在皇帝面前表表决心,没想着真去啊! 刘宇亮这就相当于与袁崇焕的口嗨差不多,我是支持陛下的,愿意为陛下分忧,可实在环境过于严苛,我并不能有所把握处理好。 奈何皇帝就觉得你能行,你就得给我办妥当。 要不然我不仅换了你,还得宰了你! 可杨嗣昌与薛国观不想让刘宇亮这个内阁首辅出风头,毕竟他是个废物,只能依靠卢象升。 这无异于把他亲自送到卢象升的战船上,一旦内阁首辅全力支持主战的卢象升,结果兴许就与他们的初衷大相径庭。 故而二人联袂上奏,说临阵易帅,恐怕绝非好事。 崇祯上一次临阵逮捕袁崇焕的事,显然没有让他得到应有的教训,所以卢象升稍微表现的不是那么的好,便想要换人,丝毫没有想过什么后果。 故而人在相同的坑里栽好几次,不赖骗子手段直白,实在是个人才智以及没有逻辑。 崇祯便命令刘宇亮督察各镇援兵,不再顶替卢象升。 卢象升想着朝廷派内阁首辅来协助他,当即信心大涨,上一次斩杀清军,总兵杨国柱、虎大威死伤也不小。 若是首辅能够带来些许钱粮那才真是大救星了。 卢象升进驻巨鹿南家庄,因为兵部尚书杨嗣昌所扼,又让卢象升分兵给新任宣大总督陈新甲去守卫皇陵为理由,以此来遏制他想要去找清军大战。 毕竟卢象升的战绩在一片勤王师当中,还是想当可观的。 可在这个庄子停驻后,卢象升手中只有残卒七千余人,士卒力量薄弱,且缺乏粮饷。 士卒们还要在冬天以凉水充饥。 崇祯的罪己诏下的就跟放屁一样。 卢象升纵然是有心杀外虏,可处处都没有人与他相互配合,不断的扯着他的后腿。 作为一个大明忠臣,如此坚持属实是没有几个朋友。 大军陷入如此情况,卢象升只能派遣兵部攒画主事杨延麟,到距离五十里外的鸡鸣,向拥有关宁重兵的高起潜求援和粮饷。 高起潜大冬天在被窝里睡懒觉,没空搭理一个小小的赞画。 卢象升等了一天之后,没有消息传回,他曾任职的大名等三府父老建议他南下大名等地募兵。 但他既不想落得逃离战场之名,又不想连累大名等地百姓,故而拒绝。 巨鹿生员姚东照听闻此事,助粮七百斛,让大明官军吃上口热的,士气稍微恢复一点。 整整三天的时间,卢象升派出去三波人马前去与高起潜接洽,皆是没有消息传回。 卢象升最后一次希望高起潜能够与他合兵一处,攻击清军。 但高起潜被卢象升整的烦了,直接离开鸡鸣,前往临清,不搭理你这天下兵马督师的话茬。 你卢象升不是作战勇猛吗? 有能耐就自己去跟清军打仗,非得拉着我做什么? 隔天早上,卢象升生帐,四面拜见军中将士,说: 吾与尔等同受国恩,患不得死,不患不得生。 众将士无不失声号泣。 卢象升当即下令全军拔寨进兵,要与清军决一死战。 大同总兵王朴当即眉头一皱,退至众人身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