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二十来个书吏奋笔疾书,顺便登记户口。 尽管选择的地点在树荫下,可排队的军户和佃户皆是站的超出去了。 但是七月初的太阳着实是太毒了。 贺今朝光是穿着士罩甲站在树荫下,浑身就跟在水里捞出来一样。 他忍不住抬抬头,这还是小冰河时期吗? 夏天更热,冬天更冷! 万历时期还隔几年发生一次旱灾。 但是从天启末年到崇祯末年,黄河流域几乎年年旱灾,甚至都往长江流域蔓延。 崇祯时期的旱灾持续时间之广,历史上无出其右。 如此毒辣的太阳,贺今朝头上布巾里包裹着冰块,手里拿着蒲扇,依旧没有走开。 无论如何发粮的事情,自己都得亲自参与。 赏与罚,不能轻易给予旁人。 三岔城的百姓们皆是破衣烂衫,好在是夏天,光着膀子的人很多,且瘦骨嶙峋的。 一人三斗米,一天半斤米,大概可以吃七十五天左右。 如果带着小孩来领取,那能吃的更久些。 百姓们拿着布袋前来领粮食,就算衣服破了,粮袋上的补丁也打的好好的。 给粮的也不是像地主那样大斗进小斗出。 布袋撑开,两斗粮食直接装进去。 第一个属于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正值壮年,没有一丝克扣,自是美滋滋,开始给贺今朝道谢。 贺今朝挥手让他走,莫要挡着后面的人。 拿着纸条,一看四口人,贺今朝差人直接给他一石加两斗粮。 第一个领到如数粮食的家庭,当即在老爹的带领给贺今朝跪下了。 他们就没见过如此心善的反贼! 贺今朝单手扶起老头:“你们家就代表后面的百姓道谢了。” 然后他对着后面排队的百姓大吼:“后面领到粮食的人都不用跪,别耽误大家领粮食,领完赶紧回家去,过两天听招呼,有戏曲看。” 三岔城的百姓皆是高声道谢,有些排在队伍当中的人也遥遥跪下,祈求老天爷以及各路神仙,一定要保佑贺今朝长命百岁之类的。 其实贺今朝发出去的都是地主老爷们存的陈粮。 这些粮食堆在粮仓里,就算是烂了,他们也不会发给百姓,就要保持高粮价,永做受益人。 就像是资本家选则倒牛奶一个道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