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粗茶话家常-《我有一个宝葫芦!》


    第(2/3)页

    只不过救活古梅的事不好解释,就直接替换成说捡漏了一件古董,反正性质也差不多,都是纯粹靠运气的。

    说实话,这三十多万在花城估计连买房子付首付的钱都不够,即便在农村,很多条件好一点家庭都能拿出来。

    所以张浩这点钱还够不上说“财不露白”的资格,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说出来反而能让家人安心。

    尤其是像张家这样还在贫困线边缘挣扎的家庭,告诉家人有这一笔钱,一家人心里的底气也会更足。

    果然,家人在听说后俱是一脸的惊喜,也没有怀疑,毕竟运气这事谁能说得清,说得清的话张家当初就不会遭受不幸了。

    正所谓时也命也,难道老天还不允许张家走一回好运吗……

    张传平闻言后长舒了一口气,“你既然有准备就好,说到底,是我们没本事啊……”

    这句话蕴涵着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激动,有如释重负,也有一种看着孩子奔波劳累,而自己却帮不上忙的悲凉。

    张秀兰见不得自家男人那副消沉样,满脸自豪加高兴的说道:“儿子比父母有本事那是天经地义的,我儿子就是这么厉害,随便逛逛就能挣到这么多钱。

    不过浩仔,有钱也别乱花,家里现在也不需要你挂念,是时候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有相中的姑娘就早点成家,让我和你爸也能早点抱上孙子,你阿奶也一直盼着你结婚呢。”

    张浩最怕听到家里人催婚了,为此只好敷衍着说了句“知道了”就转移话题道:“爸,三叔公身体还好吧?”

    三叔公就是张浩的三爷爷,这边一般称呼爷爷那辈的长辈为叔公或叔伯。

    张传平似乎也想开了,此时的眉头也舒展了很多,呡了一口茶后回道:“你三叔公的身体倒是还硬朗得很。”

    “不过你这些年几乎都不怎么着家,这次回来既然有时间,记得去好好看看你三叔公,还有其他的叔伯长辈都去走走,不要缺了礼数。”

    “村里之前很多人都帮了咱家一把,虽说钱已经还了,但人家的情分咱不能忘,你有空也提点烟酒去拜访一下,不要让人说我们家不懂恩情。”

    张浩赶紧说道:“知道了,爸,我会把礼数做足的。”

    人情往来就是如此,尤其是在山区较为封闭的农村,有时候规矩礼数多得听起来能让人头昏脑涨的。

    但即使再麻烦,张浩也不能让祖辈积攒下来的人缘情分在他这一代消耗殆尽了。

    看到老爸似乎又想起当年的那场意外以及在意外中去世的爷爷,神色有变得有些低落起来,张浩赶忙岔开话题问道:“小妹这个月底应该回家吧?到时候我去接她。”

    张浩还有一个妹妹,张嫒,今年读高三了,在县城中学读书,日常在学校住宿,一般月底才会回一次家,现在也快到三月底回家的时候了。

    “最多还有两周就回来了,那时也是清明假期了。”老妈接口道:“你回来的正好,小嫒马上就要高考了,你好好督促一下她,别太粗心了,妈还期盼她考个重点大学回来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