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知府的用心-《穿入聊斋当剑仙》


    第(3/3)页

    童生考的是基础,而生员试涉及到义理、策论和史论,可以进一步阐述,王宵的思维天马行空,精辟见解流淌而过,不时就有点睛之语,提升着文章的整体格局。

    当第一卷经义完成之时,王宵仍是才思泉涌,意尤未尽,而时辰已是正午,吏员送来饭食,每人两张素面干饼,不带油星,和一碗清水。

    王宵慢条斯理的吃完,不急于做下一张试卷,微眯起双目,暗中运气调息,他感觉自己尚未从上一张试卷的状态中走出,这样是不行的,会影响到史论的破题,必须静气凝神,让思绪平缓。

    “咚!”

    “咚!”

    “咚!”

    第二通鼓响,提醒考生下半场开始,王宵也从魂游物外的状态中回归。

    史论同样有三道题,分别是:李广程不识治军繁简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裴玄真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李斯谏不韦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王宵略一琢磨,就开始书写。

    笔尖,沙沙声不断,史论就事论事,相对简单,只是思路拓展的度要把握好,毕竟是府试,你考出了殿试的水平,未必是好事。

    当放下笔时,天色已黑,有吏员依次为各考棚点燃灯火,并派发干饼清水。

    府试长达一天半,合理分配作息非常重要,前世王宵研究科举,很多科举世家就极为讲究考试的节奏,甚至在考前半个月,开始按科考调整作息,使自己在考试时处于最佳状态。

    王宵又留意旁的考棚,有些人吃过干饼,就微闭双目,恢复精力,也有考生不浪费丁点时间,吃完继续答卷。

    王宵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每一位考生,都对应着一个家庭殷切的期许,以举家之力供养他,搏一个美好的未来。

    那一缕缕的愿望,便是生机,也是人世百态,

    渐渐地,王宵似有所悟,心灵越发的宁静,恍如平静的海面,那缕缕愿望,又如微风拂过海面,荡起阵阵涟漪。

    突然,王宵心里起了一种巨大的感动,心神猛的一空,世界仿佛静止了,无比安宁,外在的业障纷纷退去,露出了虚无的一角。

    再一次,王宵进入守静笃,致虚极的状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