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鸟能择木,木能择鸟乎?-《尊师孔仲尼》


    第(2/3)页

    之前纪胜不自杀,是因为他还没想通自己已经不忠不义了。

    如今想通了,第一念头肯定就是抹脖子。

    一旁的莒国败卒见状,也哭喊着跪了一片。

    “纪子!国君无道,您何必为他尽忠啊?”

    “刚开始流亡时,我们有三十多人,其中一半的兄弟都被莒国的军队杀害,又有一些葬身山涧兽腹,还有一些饿死在了路上。现如今,就剩下我们九个了啊!”

    “我们为国死难,却要遭到杀戮,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我们战败,留在国内的妻儿不是被贬为罪隶,就是被他人继承。你真的甘心这样一死了之吗?”

    “您何不听一听这位君子的话呢?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君主无道,何不侍有道之主啊?”

    “君子如若不弃,我等愿奉您为主!”

    说完,八个莒国败卒齐刷刷的跪了一片,他们脸上涕泗横流。

    纪胜出身中原,对于莒国的东夷习俗还不算了解。

    但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莒人却知道战死、战败严重性。

    东夷诸国,不通礼仪教化,遵循弱肉强食的社会法则。

    他们就算回国乖乖接受惩罚,只要他们一死,家中积累下的财富也很快会被他人掠夺,妻儿也会变成他人的妻儿。

    所以说,他们死了也等于是白死。

    与其这样,倒不如反了算了!

    宰予见到他们如此,笑得简直合不拢嘴。

    公元前六世纪,什么最值钱?

    人!

    你甚至都不用是个人才!

    你只要是个人就行。

    任何有志于图谋更进一步的英雄豪杰都在推行惠民政策。

    韩赵魏扩大田亩面积吸引民众前来耕种,齐国的田氏开仓放粮收买民心,鲁国的三桓更是厚待国人久矣。

    明眼人都知道,原野上还有大片的土地仍然没有开垦,四周的夷狄也没有征讨干净。

    如今的大周到处都是蓝海,随处都是机遇,远没有到与民争利的时候。

    也就是现在这帮人还没有放下对待野人的成见,要不然也轮不到宰予向他们兜售仁政。

    就算是八个身强力壮的野人来投,宰予都欣喜的不得了。

    更别说面前这八位,还是莒军中的精锐了!

    宰予看着他们结实的肌肉块,心中啧啧道:“这大膀子,不打铁可惜了!”

    他笑着搀扶他们起身:“诸位愿投效于我,我又岂敢不接纳你们啊?”

    说完,他又斜睨了一眼躺在地上的纪胜。

    上一次纪胜射他的那一箭,给宰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如此勇士,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也太可惜了。

    用五百年的老古董都差点把我愉悦送走,如果给他配上两千五百年后的武器……

    那还不得当场给我表演一个脑洞大开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