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攻莒的计算-《尊师孔仲尼》
第(2/3)页
他正准备就子贡帮他参详参详呢,却发现一旁的子贡正对着一份命牍发愁。
宰予于是起身走到他身旁问道:“你怎么了?一副丧气模样。”
子贡摇头叹气道:“公宫那边让我起草讨伐莒国的檄文,用来在誓师的时候声讨莒国,激励我军士气,我正犯愁呢。”
宰予听了,鄙夷道:“不就是讨贼檄文吗?这种东西你都不会写吗?我教你!
你先列举莒国施政的过失,痛骂他们不爱惜民众。
再找出他们曾经对天子的不敬之举,指责他们违逆天命。
然后再盘点莒国过往与鲁国之间的各项冲突,用来激发我军士卒的斗志。
这不是很简单吗?”
子贡回道:“我不是不会写檄文,我是觉得,这一场仗是不是不应该打呀?”
“为什么不该打?”
子贡偏头望着宰予道:“我这段时间日日研读《管子》,我看《管子》上说,一场战争,如果发动十万甲兵,每天烧柴与吃菜的消耗可以用掉十里平原的收入。
发动一次战争,每天的费用可以用掉千金的积蓄。
普通粮食的价格大约每釜四十钱,而金价则是每斤四千钱。
而一个农夫每年耕地百亩,百亩的收成才不过二十钟。
按照齐制,十釜为一钟。
也就是说,一个农夫一年耕作的收入也只有两斤黄金的价值。
因此,发动一场十万人的战争,一天就要消耗掉五百名农夫一年的收入。
虽然我国攻莒,最多调用上下两军,但如果再加上随军的民夫,算起来也得有个三四万人了。
就为了一个小小的郓地,从出发到抵达,再加上战斗,总共打上一个月的时间,花费掉几千人一年的收入,这恐怕不是什么明智的举措吧?”
宰予听了,忍不住为他点赞。
“看来你这段时间的《管子》没白看,居然都已经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
频繁发动战争对于国家的确没有任何好处,如果打赢了得到土地尚且还不算太亏,如果不能克敌那就是全局皆输。
但你不能仅仅考虑到金钱方面的利益。如果打仗只有金钱上的获益,那么各国之间为什么还要互相征伐呢?”
子贡不以为然道:“你不就是想说阳虎在鲁国根基不稳,所以想要借助攻莒翻转局面吗?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