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直奔伏俟城-《大唐皇长孙》
第(2/3)页
只有军事意义,没有经济意义的话,这种占领就很难持久。
特别是到了王朝末期,朝廷的经济比较紧张,这种地方就更加难以守住了。
“要是放在以前,世子要实现这个目的还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现在有了羊毛和茶砖,我觉得难度要变简单很多了。
并且我听说吐谷浑那边是有盐矿的,如果我们能够占据吐谷浑的盐矿,对于控制西北草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马周对这一次的出征,也是充满了信心。
虽然行动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但是只要功劳够大,大不了就功过相抵,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没错!吐谷浑这块土地,完全可以变成一大片的牧场,成为我大唐羊毛的重要来源。
到时候让陛下给各个勋贵各上次几万亩、几十万亩的草场, 让大家安排人手来这里养羊,效果应该很不错。”
李承宗觉得给勋贵封上土地这种传统的做法, 其实没有必要丢下。
虽然这种方法有很多的问题, 但是如果赏赐的土地都是在边疆的话,情况就不同了。
勋贵们往往掌握了比较多的资源,他们有实力去开发这里的土地。
并且他们掌握着朝中的权利,哪怕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私人利益,他们都不会愿意放弃这些边疆之地。
无形之中,就为朝廷的疆域守护做了贡献。
“如果陛下真的采取了这个策略,那么朝中将领肯定会拼命的立功杀敌,这些土地要想再从这些人的手中拿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马周说这话的时候,发现内心居然也有一点激动。
几万亩的草场,可能不算什么。
但是几十万呢?
这可就不一般了。
一般的镇子,还没有几十万亩那么大呢。
虽然没有可比性,但是只要经营的好了,这就是一个家族可以传承百年的产业啊。
“已经纳入到了大唐统治的土地,陛下估计舍不得这么封赏,也不适合这样封赏。
但是吐谷浑、突厥、高句丽、南诏等四周还处于动乱之中的边疆土地,只要让陛下意识到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他肯定会采用的。”
分封制不是什么先进的制度。
人家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在使用了。
但是一种制度的好坏,跟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没有直接的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