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什么意思? 直播间宝友们只觉得脑中轰的一声巨响。 这东西还有什么可说道的? “缺页了。” 宁帆淡定开口,直播间众人心头一跳,认真看向屏幕。 “怎么可能会缺页?” “看最后就知道了。” 宁帆说完,乘风破浪不敢停顿,连忙翻到最后一页。 画面停顿下来。 众人都看着郑和航海图皱起眉头,书页最后一侧果然和宁帆说的一样,是匆匆结束的痕迹。 一几句普通的航海日志记录之后,突兀出现三个字。 “臣顿首。” 笔走龙蛇,字体与前面的蝇头小楷不太一致,显得格外不和谐。 慌乱地都不像是在海浪中写下出来的,更像是交卷到最后一秒惊鸿一瞥看到的填空题答案。 “这是怎么回事?” 直播间众人看着画面都不理解了。 “这要是按常理的话,不应该是这样吧?” “自然。” 宁帆开口,淡淡解释道。 “通常情况这些内容都是郑和一个人记载,不可能有第二人知道这些事情。” “不过在一种情况下例外。” “那就是郑和身亡之后。” “史料记载,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去世,当时已经是宣德八年,距离郑和第一次出海已经过去了二十八年。” “许多学者在研究的时候都在关心郑和这些年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可是很少有人去想郑和为什么要出海。” “从时间来看,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是永乐三年五月五日,此时郑和父亲去世不久,朱棣还派人重新撰写了墓碑铭文。” “这个人的身份也很特殊,叫李至刚,是明朝著名的文人,与解缙私交甚好,还担任过左春坊大学,编撰过《明太祖实录》。” “这在古代是极其罕见的行为,基本上表示郑和是皇帝自己人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往前找郑和的生平,也只能找到郑和在靖难之役可能做出过巨大贡献。并于建文四年,以太监身份,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冯氏。” “而在明史中还有明确记载,永乐元年,郑和刊印《佛说摩利支天经》是请的妖僧姚广孝做序。” 宁帆话音落下,直播间宝友首先绷不住大叫起来。 “怎么可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