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今有大火的剧么? 有! 只是收视率也只是勉强破三。 而且已经快大结局了。 本来想着大结局能够冲一下收视率,如今看来,怕是难了。 《亮剑》首播,直接就将其给拉下了榜首。 哪怕是平均收视率,也没干过《亮剑》新播剧。 若说不受到冲击,那根本不可能。 当然,这里面除了剧本身的问题,播放平台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这些年地方卫视崛起,但跟华视比起来,终究还是差了些许。 只是之前,谁都没把这部抗日剧放在心上,所以才感觉有些突兀。 可惜,《亮剑》开播之后,话题性强,声势惊人。 想要有所反应,恐怕已然有些迟了。 那些热播剧,自然受到影像。 谁能想到,大火的剧,本来好好的,怎么转眼就被一部抗日剧给**了呢? 尤其是《亮剑》第二天的收视率一出来,直接将其生出的那点反抗之心都吓得烟消云散了。 加大宣传,恐怕也只是浪费宣传费而已。 干不过啊! 《亮剑》第二天的收视率,直接破四了! 而且高达4.23%,直接破了这些年的收视纪录。 他们那部剧火,可也没机会破纪录的。 既然如此,还砸钱宣传干嘛? 干不过就是干不过。 趁早认输,脸上也好看一些。 《亮剑》大火特火,饰演李云龙的李滨火了。 其他演员也都火了。 只是远不如李滨而已。 他毕竟是主角。 而且还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主角。 另外,作为这部剧的编剧的张榆,自然也跟着火了。 当然,他的火与其他演员不同。 他之所以备受关注,完全是因为他本身人气高,知名度大。 不然,一部电视剧大火,又有多少人关注编剧? 哪怕是圈内知名编剧。 《亮剑》火了,导演苏允也只是被圈内人关注。 至于观众那边,没什么人提及。 “张先生,能做个简单的采访么?” 张榆一早前往工作室,就被记者给堵了。 对此,张榆并没有拒绝。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亮剑》大火,开播第二天就破了近些年的收视纪录,那你觉得这部剧最终收视率会达到什么程度?” “越高越好。” 张榆很干脆的说道。 不过,记者对他这个回答显然是不满意的。 这回答显然是在敷衍,完全没爆点。 于是追问道:“能具体说说么?”。 “不能!”张榆一笑,说道,“我怕被打脸。收视率这种东西,谁也做不到料事如神。” “怕被打脸?因为预估的最终收视率太高么?” 记者接着问道。 若是预估收视率低了而被打脸,那算不的真正的打脸。 或许,很多人愿意被这样打脸。 那么怕被打脸,显然是预估高了而最终没有达到。 “不,是太低。” 张榆摇头说道。 太低?低你个头啊! 你都没说好吧? 不过,从张榆这话,那记者听出了张榆对这部剧收视率的自信。 “《亮剑》作为一部抗日剧,而且没有流量明星,甚至没有什么知名演员,能创造这样的收视率,你觉得关键是什么?”记者问道,“有人说是剧本?你对此怎么看?” “剧本或许是一个原因。关键还是剧组所有人的努力。”张榆笑着说道,“或许,观众苦没一部好的抗日剧久已。而《亮剑》恰好满足了他们。” 你这是在说《亮剑》是一部好剧么? 好吧! 《亮剑》的确是一部好剧,张榆也没必要谦虚一下。 烂剧都能被主创吹爆,那么张榆这么说,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网络上有人将《亮剑》与那些抗日神剧雷剧,以及什么抗日偶像剧区分开,说《亮剑》是一部抗日爽剧?对此,你觉得如何?”记者问道。 这说法得到很多观众的认可。 甚至开播当天网上都以此登上了热搜。 “不如何。”张榆淡淡的说道,“抗日,一点都不爽!那是华夏民族难以抚慰的一种痛!抗击侵略者,那不是爽,其中之艰辛,难以想象!” “被侵略,还爽么?弱小就要挨打,谁会觉得弱小会爽呢?国家强大,那才是真的爽!若哪一天,有人生出要侵略我们国家的念头,他就忍不住瑟瑟发抖的时候,那就是真的爽!” “抗日爽剧?那只是对先辈们功勋的一种亵渎。” 简单的采访,张榆回答了这问题进去了。 那些媒体记者也没有纠缠。 今日已有收获。 若是纠缠,下次怕就问不出什么了。 张榆对“抗日爽剧”的回答,无疑是戳中了不少人的心。 抗日,哪儿能用“爽”字形容。 哪怕那个“爽”字形容的不是“抗日”,而是“剧”。 网上关于《亮剑》的讨论越来越多。 “看什么呢?” 张榆见方正显拿着手机,看得起劲,时而还忍不住笑了笑。 “咯!” 方正显一笑,将手机给递给了张榆。 张榆疑惑,接过来一看,顿时无语。 “你们说《亮剑》里面有没有女主?” “有没有女主我知道,但我不得不感叹一声: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屁啊!农村套路深,我要回燕京!” “楼上大城市里的仔?” “不得不说,《亮剑》里边全都是套路啊!李云龙、孔捷,旅长全是会玩套路的主。” “会玩儿套路的是编剧张十三。” “不得不承认,李云龙牛掰。” “再牛掰也也单身狗!女主都没出现呢,这都四集了!” “厉害个屁啊!遇到旅长,也得认怂。” ...... “你还真是闲啊!” 张榆将手机递了回去,忍不住说道。 方正显竟然跑网上去看《亮剑》的相关话题去了。 “研究一下这部剧怎么就这么成功呢?第二天就破了这些年的纪录了。”方正显说道,“不少电视台欲购买这部剧的第二轮播放权,价格开得比不少电视剧的第一轮播放权都高。” “不急!”张榆摇了摇头,说道,“这部剧远没有达到顶峰。” 方正显点了点头,很显然认同张榆这种说法,而他也是这么做的。 “你说《亮剑》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是什么? 首先,《亮剑》这部剧并没有“神化”那些抗日英雄。 哪怕李云龙开头就正面突围,甚至击溃坂田联队,也没有人觉得是神化,只是觉得李云龙厉害。 厉害,厉害在合理范围之内。 李云龙一炮干掉坂田联队指挥部,从其正面突围,甚至击溃坂田联队,也就合理了。 射人射马,擒贼擒王。 其次,这部戏并没有为了迎合观众的好恶,来降低敌人的智商。 不管是第一集的坂田,还是后面的山崎,都是如此。 敌人厉害,我们的主角更厉害。 如此,观剧的爽感更足。 若是敌人太弱,又如何能够衬托我们主角的厉害呢? 日军说日语,显得真实。 当然,也并非只有《亮剑》才是如此,但如此让《亮剑》更显真实。 除此外,实力派的演员也是整部戏极大地看点。 实力派的演技,让这部戏极为出彩。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整部剧之中从头到尾透出的那股精神。 华国军魂,在这部戏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而这种魂的承载者是有血有肉的抗日英雄,而不是打不倒的终结者。 ...... 这些分析,在网络上并不少见。 不少分析得头头是道。 不过,终究有些马后炮。 而在张榆看来,《亮剑》的成功,无疑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观众苦那些抗日神剧雷剧久已,忽然出现这么一部经典抗日剧,自然备受欢迎了。 虽然无数人吐槽抗日剧,可你不得不承认,抗日剧的观众群极其庞大。 这也是为何这类剧那么多的一个原因。 “《亮剑》的事儿,先不管了。”张榆说道,“老宁来了么?” “早来了。”方正显说着就给了宁远一个电话,然后道,“马上就过来。” 未多久,宁远来了。 “看看吧!” 张榆将写好的《西虹市首富》的剧本,一人一份递了过去。 确定拍什么之后,剧本写起来就快了。 这剧本其实早几天就写好了。 不过,他又修改了好几遍,这才拿出来。 再加上前段时间,忙着宣传《大圣》,时间也不多。 宣传回来之后,手上积的事儿也不少。 方正显和宁远也没有多说什么,随即拿起剧本就看了起来。 之前,张榆就已经跟他们提过。 拍摄一部喜剧片进军春节档。 他们两人自然没什么意见。 方正显除了年薪之外,还拿公司分红的。 而宁远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