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伉俪情深-《影帝从高考开始》


    第(3/3)页

    官爷收着钱,老百姓蘸着血,那些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对于麻木的民众来说,不过是救命的药引子。

    血馒头!

    相比起战长沙的顾清明,觉醒年代的角色们不是奋勇杀敌的将军勇士,而是一群身处社会底层的普通人,默默的用一言一行改变影响着劳苦大众。

    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他们演讲的舞台。正是这批人一点点的努力,民智逐渐开化,也为后来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奠定根基。

    “愿华夏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孔雪忍不住读出一句台词,内心充满触动,对苏泽道:“这个角色必须演!”

    “多好的平台啊,央视一套黄金档!”

    “于和伟演程独秀,你演厉大钊!”

    “纪念五四运动胜利,这不就是最好的年轻榜样该做的事!”

    苏泽彻底无语,姐,咱能不能别这么蝇营狗苟?

    相比较程独秀,厉大钊这个角色更丰满更接地气。特别是跟妻子的感情,令苏泽很动容。

    夫人比他大五六岁,打小就定下娃娃亲,旧式的婚姻却也谱写出绵长动人的爱情。

    北大雨中,和夫人互诉衷肠。在奔走革命的年岁里,夫人在背后无条件地默默支持。

    厉大钊有一句台词:我对得起天下,却唯独对不起你。

    赵纫兰不识字,最快乐的事是收到丈夫从各地寄回老家的信,然后找村里的大先生读信,晚上在灯下还要一遍遍地看。

    最大心愿就是学会写字,在收到信的时候,也能亲手给丈夫回一封信。

    向妻子承诺,等校园里能安静地摆上一张课桌、能听到朗朗读书声的那天,他就教妻子写字,等着她写一封情书送给自己。

    然而不久后,厉大钊被反动军阀杀害,终年三十八岁。而妻子赵纫兰,自始至终一辈子只认得厉大钊三个字。

    伉俪情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