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哟,你也有今天?”刘琳听完,忍不住打趣道:“是不是很累?” “还行吧。”苏泽无奈道:“的确比自己演要求更高,这不专门找琳姐您取经来了。” “对手戏对手戏,尤其对方还是一个七八岁孩童时,没有对手大人的引领,小孩子根本没有技术没有理论,全靠自然反应是不可能凭借所谓灵气表现卓越的。” 说到正事,刘琳认真分享经验道:“她是一面镜子,映射出对面你的投影,给出的反应也是对面你希望她能给出的。” “想要达到满意结果,需要苦心经营和引导,特别是建立相互之间信任最重要!” “孩子天生就有咱们演员的信念感,否则玩游戏不会那么投入。你现在的方法是对的,吃喝拉撒都跟孩子在一起,让她从内心认可你的存在。” “情感戏很难,隐秘的角落当时三个孩子合作,拍的也很辛苦,我们几个都是咬着牙熬过来的。” “没办法,咱们是演员,吃的就是这碗饭,既然接了戏,那就把孩子当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解放他们的天性,在观众面前展示最真实的生活。” 挂断手机,苏泽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对于莫三妹这个角色产生更多理解。 想让观众相信角色,首先演员得先让角色立体的存在。角色塑造,也不仅仅是举手投足的表面的行为举止的改变。 还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角色逻辑出来,角色也需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的和灵魂。 尤其是莫三妹,仅是外形和举止的改变,那么这个角色只是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素不相识的、举止粗野的街溜子。 自己必须能理解莫三妹的自我厌恶,能读懂莫三妹深藏于心的渴望和需求,能看到他的弱点,也能发现他的好。 隐藏在粗鄙外表下面那一抹温暖的底色! 回想出道以来所有塑造过的角色,无论好人还是坏人,无论神探还是罪犯,都是目标坚定甚至智商很高的人设。 而这次的莫三妹,没有执着的理想又缺乏自信,因为自小家庭的原因,自我认同感极低,脾气急躁,缺乏自制力。 有了不痛快立刻就翻脸,心里不藏事。所以他的爱与恨都不执着。 就是这样一个底层小人物,却有很高的情商和处世之道。剧情很多细节能看到他的急智,再加上不要脸的特质,很有挑战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