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宛城岁月之十二:内乡(1)-《越打越强的小强》


    第(2/3)页

    由于熟铁是经过锻打的,含碳量较低,而生铁由于是使用木材/煤炭煅烧的,含碳量正是最高的时候,并且上面孔洞较多,二者一混合、渗透,再稍微锻打一下,就可以得到含碳量适中的精铁。

    这种精铁不仅硬度较强,还有一定的韧度,正是打制兵器的上佳材料,这是因为,如果铁料太硬,则易碎、易断,若是太软自然也不行。

    刚才尚子义说有的炉窑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的,以此时的技术,是不可能得到上好的焦煤的,只能用普通煤炭冶炼,得到的铁料孔洞较多,正好与使用木材冶炼的生铁混合。

    每一个人推着的小车上面放置的铁料约一石重,大约三十人左右过去后,这一炉铁水就能完全与生铁混合、渗透了。

    这个过程还是很危险的,稍有不慎就是车毁人亡(小车),不过此时的匠人多半既。

    ,当铁水与熟铁融合时,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胆子不大的显然是干不了这个活计的。

    当然了,五个炉窑出水的时间肯定有先有后,否则一个炉窑就要配三十个这样的人,龙十三手里的人再是富裕也不可能这么干,因为一座窑还有上料工、添加煤炭、木材的,照看鼓风机的,查看炉温的(凭经验),怎么着也需要十个人才行。

    混合完成后的铁料就需要运到一旁的精铁坊进行锻打了,龙十三没有水力锻锤,只能靠人工,幸亏他别的没有,匠人倒是丰富得很。

    经过锻打后的铁料便是精铁了,便可以运到县城的作坊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或制作火炮,或制作铳杆,或制作盔甲兵器,等等。

    如此往复,一炉铁水、一万斤铁矿石只能每日只能出一千五百斤精铁,五炉就是七千五百斤。

    这还是两日的产量,每日也就三千斤左右。

    而龙十三的火铳、火炮制作成品率都不高,加上由于小强师火铳兵练习、使用频繁,到了一两年就需要重新更换铳杆了,必须大量制备。

    目前小强师火铳兵一杆火铳大约十二斤,最少需要二十斤铁料方能制成(主要是钻膛废品较高),三千斤若是全部用到铳杆上,最多能制作出一百五十杆。

    龙十三眼下有五千火铳兵,看起来一个月就能满足全部火铳的需要,但由于这些铁料不可能全部用来制作火铳,再加上后续锻打、钻孔、钻膛的工序花费时间较多,能在半年时间达到这个要求就不错了。

    再走到一座用夹钢法炼制精铁的炉窑面前。

    与淋钢法相比,夹钢法就简单一些,无非是将生铁、熟铁提前绑在一起,然后再投入炉窑进行冶炼罢了,烧完之后让炉窑冷却,然后将重新凝结在一切的铁团取出来锻打就是了。

    由于炉窑里本身杂质就较多,在两种铁料的混合中显然极有可能再次混进去,虽有以后的锻打,但毕竟没有淋钢法可靠,不过用其来制作冷兵器、盔甲还是足够了。

    龙十三一直等到全部十座炉窑全部出水、封窑完毕后才离开。

    然后就在窑场与众匠人一起吃了晚饭才回到县城里。

    内乡县城是大明与南阳府城、裕州城一起新修的城池,都是方圆八里左右,城池西南角就是作坊区。

    还没走进,便听到了一阵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先到制作冷兵器的作坊看了看,由于铁料质量上乘,所有的冷兵器,包括长刀、单刀、骑刀、枪头、槊头、箭头都是用模具铸造的,在城里自然不能使用大炉子了,都是一座座小炉。

    不过正是由于炉子小,一架鼓风机就可以炉温达到目标温度,加上特意挑选的上好木材,出水后就可以一一倒到做好的模具里。

    等到冷却后稍微锻打即可,模胚的分量、大小自然要比成品大山一些,通过锻打、淬火、切割后就可了最终的成品。

    如果铁料质量不过关,就需要铁匠通过自己锻打的频度、淬火的次数来获得质量好一些的成品,那样的话,效率会比眼前这样低出三倍以上,也就是说,人家十天功夫就能干出你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活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