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焦躁等待-《重生之工业狂潮》


    第(2/3)页

    所以,他专门写了一份关于华夏农业发展的报告,以私人名义报了上去。

    其中有部分内容是关于大豆的。

    陈立东主动表示,可以为那些民企托盘,扶植这些大豆企业渡过难关。

    春节前赴山姆买大豆和飞机,带队的就是这位。

    陈立东这么做,也是给他圆面子。

    同时,在报告里,陈立东夹带了一些私货。

    比如取消农业税,鼓励个人成立大型农场,推动农业向工厂化、现代化迈进等等。

    但是报告上去后,迟迟没有回复。

    这种局面,让陈立东有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所幸,还有好消息传来。

    一是桃花岛的acp1000核电站进入安装调试阶段,有可能在三个月后添加燃料开始发电。

    二是索亚的森林城市建设,已经完成地下部分,开始地面以上施工。

    在索亚搞土建,最难的就是地下部分;平均两天一场降雨,能让施工人员崩溃。

    现在终于熬过来了。

    这座城市的建筑,采用电脑设计,预制模式。

    大部分建材已经在盘山的水泥构件厂定制加工完成,正在装船启运。

    接下来,再建的建筑群将开启一天一层模式。

    第三则消息来自远东的施密特角。

    4月25日这天,一枚宇宙-3m轻型运载火箭成功升空。

    发射半小时后,陆续将6颗卫星送入轨道。

    承担这次发射任务的,是行星资源公司本森团队。

    这次发射的6颗卫星中,有3颗低轨通讯卫星,它们将在距离地面670公里的环蓝星轨道运行。

    这3颗卫星具备通信、导航等功能,权属为东华重工。

    在今年年底前,还将发射几十枚这样的卫星。

    这些卫星将组成网络,形成覆盖蓝星的通讯体系。

    对外的说法是:组建卫星网络,目的是服务东华重工遍布在蓝星油气钻采平台,为平台上的员工提供通讯和互联网宽带服务。

    而实际上,一旦这些卫星达到足够的数量后,就将具备天基通讯能力。

    到时候,东华系的各个企业都可以用这套网络进行通讯,实现独立自主的互通互联。

    与华威合作后,还可以让整个华夏的通讯网络迈上一个等级。

    另外两颗也是微型卫星,具备远距离探测功能,对外宣称是用来监测预警海洋变化、极端天气、火山喷发之类灾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