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做空黄金-《重生之工业狂潮》
第(2/3)页
这类金块由委员会许可的6家黄金冶炼企业生产,获得了雾都金银市场协会的认证资格,世界各金属交易市场、金融机构同样认可这一资格。
极地矿业也在争取获得这样的认证资格,如果能够取得这样的认证资格,那么极地矿业生产的黄金就可以拿到国际市场上交易,或者交给银行换现金,这也是一种硬通货。
这就是为啥极地矿业现在还要用黄金换黄金的原因。
生产的黄金进入国际市场,还需要获得出口许可证,这个许可需要毛熊总/理批准。
经过洛维奇的运作,极地矿业已经取得了出口黄金的资格。
在极地矿业的投资协议中,明确写着:如果联邦贵金属和宝石委员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或不收购黄金,极地矿业有权出口黄金以获得资金。
这条约定并不是特例,毛熊国内具有采矿和冶炼能力黄金企业都要争取获得这样的权力,黄金企业要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开采和冶炼,还要向国家缴纳矿产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各种保险费,黄金又不能吃,不能变现还怎么活下去。
当然,黄金卖给委员会的是免税的,出口则要缴纳一笔税,国家并不亏。
当库波尔金矿曝光后,尼克就接手了黄金交易事务。
现在的情况就是:委员会不想收购黄金,因为它也在向国际市场出售黄金。
所以,极地矿业只能将生产的黄金销售到国际市场。
而国际黄金市场的形势是这样:
自1997年以来黄金价格在持续下跌。
1997年1月金价为365美刀/盎司,到12月降到了281.5美刀,1998年1月掉落到278.3美刀。
1998年4月,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投资者选择持有黄金进行资产保值,金价涨到315.6美刀,年底时回落到292.6美刀。
今年一季度,黄金市场需求比上年同期上涨63%,金价到了332.8美刀,涨价原因是制作黄金纪念品,迎接2000到来。
进入二季度,金价开始下跌。
如果没有期货这种玩意,跌就跌,想卖的就只能低价出售。
现在有了期货,就可以进行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英文名字叫hedging,俗称“海琴”,又称对冲贸易。
是指交易人在买进(或卖出)实际货物的同时,在期货交易所卖出(或买进) 同等数量的期货交易合同作为保值。
它是一种为避免或减少价格发生不利变动的损失,而以期货交易临时替代实物交易的一种行为。
如果预判黄金可能在未来价格下跌,那就应该在期货市场做空黄金。
做空就是在价高时,买入期货合同,等到了约定的期限交付实物。
搞过订单农业的农民大哥最清楚这种操作,春天小麦价格可能一块五一斤,到夏天收割时往往会降价,跌到一块三毛五,那么如果在春天有人用一块四的价格收购小麦,那就赶紧签订单吧,对方付全款也好、订金也罢,总之有得赚。
收购商也乐意这么干,他们需要小麦做原料加工食品,如果没有稳定的粮食来源,自己的加工厂也会遭受损失。
这样做能够稳定市场,平衡各方利益,这是期货市场的正面效应。
但是期货市场放开后,往往是两层皮,期货和实物脱节,期货市场就变成赌场,做多的和做空的博弈,有的血本无归,有的肚满肠肥。
期货初衷是保护生产者的利益,稳定市场供需,然而并非如此,期货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华夏人感触最深。
国外玩期货玩了n多年,华夏人入市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很容易被盯上,成为坑的对象。
两年前有个株冶锌事件,那家锌冶炼厂亏了1.76亿美刀,给国家造成了巨额损失。
陈立东还知道一个原油宝的故事,那些韭菜输得裤衩都没得剩。
作为极地矿业的负责人,陈煌志和王宏斌是不知道玩期货的。
就他俩来说,黄金价格再低,只要陈立东说卖那就卖;金价涨到天际,说放着就放着,而且在王宏斌的意识里,金子本来就是用来压箱底的东西。
现在由尼克和吉普林来操作黄金销售,就不能这么搞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