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年初大计-《重生之工业狂潮》
第(1/3)页
时间进入1997年2月中旬时,年味渐渐淡去,人们开始一年的忙碌。
一年之计在于春,市里、县里各个单位都在收心上岗。
东华集团也在召开高层会议,会议安排了一天时间,由各公司、各部门汇报今年计划、经济指标和项目盘子。
先说东华钢铁,尹福茂在汇报完今年的生产计划、预计营收后,提议在钢铁产业园增上高炉炼铁加转炉炼钢。
没想到,这个提议被陈立东否决了。
陈立东看着自己的笔记本说:“钢铁冶炼的产能不再增加,需要的钢材将由外部供应。”
陈立春听完也非常疑惑,弟弟没跟自己商量过这个事情,便问道:“外部?从共青城运过来?”
陈立东说:“共青城也不行。钢铁产业,不论是原料还是产品,都是大宗商品,大进大出,依靠共青城到海参崴那条铁路,交通成本还是有些高。
我的意见是把炼钢转移到熊岛,今后将把熊岛作为我们的钢铁冶炼基地。”
陈立春想了想道:“从战略上,我同意你的意见。但据我所知,熊岛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平地里再建一座炼钢厂、配套发电厂,至少还要三两年吧。”
陈立东微笑着说道:“不需要三两年,我计划今年上半年就投产。
熊岛的电炉车间已经开工建设,只是未向大伙公开。
电厂也在建设,采用垃圾和生物质发电技术,这算是秘密武器,也没有对外宣传。
今后,集团钢铁厂所需要的钢材坯料主要由熊岛炼钢厂提供。
远东和蓝市的钢厂都不再增加冶炼能力,我们要集中力量把钢材轧制技术和能力搞上去。
当然,蓝市的电炉炼钢不会压减,炼钢技术的探索和攀升不能停步。
远东钢厂的电炉是有点破旧地看不过眼,可以更换小电炉,50吨到80吨就行,主要满足特种钢材的冶炼试验。”
生物质和垃圾发电?陈立东这是瞪着眼说瞎话。
熊岛上的用电现在还是从对面港口扯过来的电缆,超维度熔炉炼钢就有这个好处,电耗跟现实中的电炉天壤之别。
按陈立东的理解,超维度熔炉就是和另一个时空开通了交易平台,他把废旧物资传过去,把熔炼后的金属坯料传过来,扣下20%的作为熔炼费用。
消耗的电用在哪了呢?陈立东猜测,打开平台也会消耗能量。
因为他发现,一直以来,消耗的电量与吞吐物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平台开放时间成正比。
回到现实。
陈立春一直有上高炉的打算,钢铁产业园有高炉、转炉的规划。
现在被弟弟给拿掉,有些遗憾,就想再争取一下:“机械厂这边加工机床要用到铁......”
陈立东等哥哥说完后,坚持道:“搞高炉炼铁,煤和矿石对资金的占用和运输的压力都太大,炼铁项目以后再计较吧。我们先把钢材这块做到极致。”
陈立东说完这些,看到安苏也在做着笔记,而且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就明白:
安苏也有在远东建铁厂的打算,远东也有丰富的煤和铁矿资源,靠着龙江建铁厂,甚至比在蓝市建优势更大,但是这么搞,就要涉足局采矿业,对资金和人力的需求就更大了,陈立东还是想以后再说。
于是,对安苏说:
“安姨,远东钢厂的重点,是满足国内东三省对特种钢材的需求。
比如高强度航空用的结构钢,哈飞那边肯定需要;还有加工机床用的45号、50号钢,以及工字钢、方钢等型钢,沈机那边也有需求。
这些,还请安姨想办法跟国内这些工厂建立联系,开拓市场。”
安苏没有接话,心说:你个小狐狸,这是要我动用老爷子的关系呗。
陈立东继续描绘自己的设想:“共青城钢厂紧挨着龙江,产出的钢材尽量用船运,逆流而上,能够降低运输成本。
至于蓝市钢厂,建议把钢轨钢的轧制作为下一阶段的主攻方向。
今年铁路就要提速,未来国家在高速铁路、轻轨等方面的需求很大,我建议提前下手,就能抢占市场。
所以钢轨钢的轧制线一定要列上日程,争取明年能开工生产。
蓝市准备修一条通往东港的铁路,咱们争取在南陈设立一个编组站,有这么一条通港铁路,我们的经济就活了。”
陈立春和尹福茂也把这条写在笔记本上。
接下来由东华重工方面汇报。
先由李太顺和尹立山分别汇报机电设备和石油机械两个厂子的计划。
东华机电有了赛洋科技加入,产业链增加了一环。
李太顺说:“今年东华机电的方向是向两极发展,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所谓的大,就是电力机车用的牵引电动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