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士子-《争魏》
第(2/3)页
不过话又说回来,只要士族豪强站在司马昭这一边,底层松散而无组织的百姓,便兴不起什么风浪。
对比中原,凉州的赋税则轻了太多。
奴隶、待归、治民,只需上缴足够的田税,每年完成一两个月的军事训练,基本就没有其他破事。
农闲百姓可以渔猎、畜牧,做些手工制品,拿到集市上售卖。
或者为官府做工,工钱没有,混个一日三餐,填补肚子,也是在节省粮食。
除了田赋,凉州的食盐、牲畜、铁都是官营。
西海随便一个盐湖足够全天下吃上几十上百年。
牲畜也是凉州巨大的优势之一,全天下也就凉州采取大规模官营,在河湟、西海、河套、张掖的广大草原上设立牧场,一头牲畜,能吃也能干活,价值巨大。
还有商税,这些年占官府财政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
中原士族豪强越来越壮大,他们的需求也随之攀升。
胡椒、香料、蜀锦、貂裘、玛瑙、宝石、琥珀、犀角、象牙等等奢侈物都要从领凉州过境。
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有长长的驼队从西方逶迤而来,这些异域商贾的吃穿住行,都要在凉州,他们出手极其大方,带动了凉州的经济,让百姓也能沾些油水。
自从清剿了沮渠部之后,凉州的经商环境大为改善,很多西域商人干脆直接在姑臧购买宅邸。
去年攻破长安、斩杀司马孚、王基,姑臧的宅邸价格便如芝麻开花一般节节升高,有了大都会的气质。
有商税、盐铁、牲畜的补充,凉州公库中金银堆积如山。
所以每次大战,也基本用不着压榨百姓。
整个凉州都处于上升期,士家豪强与百姓能相安无事。
一些有眼光的豪强在杨峥的建议下,还组成了商队,也搞起了大宗商品贸易。
除了商贾,凉州境内天竺僧人的数量持续攀升。
河西走廊的意义,除了经济,实则也是文化碰撞之地。
高原、草原、中原、西域再次交汇,不断碰撞出强大的文明火花。
华夏文明很伟大,很灿烂,但其他文明也有可取之处。
西方文明能后来居上,是因为没有封闭自己,不管是掠夺还是十字军东征,都是文明的不断碰撞。
反而华夏文明在宋朝后进入全面的衰退期,失去河西走廊,燕云也夺不回,开拓进取的精神也就没有了,女人缠足,男人以从军为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