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随着一串进度条出现,他们慢慢等待着,直到最终,结果出现了。 “误差只有4%!和我们上次的nlo-qcd预测相比,尺度依赖性降低了2-4倍!” 一名博士后看着最终的结果,惊呼出声。 而后,他们便都将木管忍不住地看向了林晓。 就是因为他修改了一下其中一个数学模型,顿时就让他们的进度得到了这么大的推进,只要误差能够降低到3%以下,他们就能成功! 而之前的他们误差最高可是在10%以上。 这个华国人,也实在有点太恐怖了吧? 当然,这次误差的能够降低这么多,也少不了他们这么久以来的修改,只不过,林晓的帮助,依然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毕竟他们这一次预估的误差比例,可是6%,这已经完全超过预期了。 而得知了这个结果,林晓也是微微一笑,不过还是有些遗憾,虽然他修改的那个模型将其本身误差降低了200倍,不过那个模形本身在他们整个理论中占的比重不是最高的,所以最终计算出来的误差并没有直接缩减相同的倍数。 当然,能有这样的成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而这时,斯文赛也早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来,说不定再要不了两个月的时间,他的课题就能够结束了。 “感谢你了,林。”他拍了拍林晓的肩膀,随后对大家说道:“好了,为了庆祝咱们的阶段性成功,今天请大家去吃一顿大餐!” “好耶!” 大家立马都欢呼起来。 而后他们收拾了一下各自的东西后,便一起去吃大餐了。 …… 来这里验证课题也只是顺带的事情,第二天的高能物理讨论会,才是主要的目的。 再一次来到了in2p3计算中心,林晓他们来到了其中一间大报告厅中。 在场的人有三、四百人,当然,除了各种真正在学界著名的科学家之外,还有像亨利他们这种跟着导师过来的学生们。 “人挺多啊。” 林晓感慨一声。 “嗯,而且还有不少大佬们要来呢,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们,包括希格斯也会,可惜的是你们华国的杨先生没有来,他可是我的偶像呢。” 亨利说道。 林晓笑了笑:“杨先生已经九十多岁了,需要好好休息,华国到法国又太远了。” “好吧。”亨利说道:“有时候真想知道他当初到底是怎么发现宇称不守恒的。” “为什么不是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呢?” “那就不了,宇称不守恒听起来很酷,但是杨米尔斯规范场会让我想起标准模型的,标准模型太让人头疼了。” 林晓笑了笑,标准模型就是基于杨米尔斯规范仓理论为基础,杨振宁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有一句颁奖词便是:“这项工作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 想起杨振宁的工作,林晓也联想到了自己的想要研究的课题。 杨老当初,是怎么完成证明的呢? 他忽然觉得自己可以去找他问一问,说不定能够从这位前辈的那里得到一点启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