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士兵们喊着口号,敲打着稻米。 让那金色外壳脱落,露出饱满、雪白的颗粒。 欢声、笑语、口号、击打声融合一处。 整个北大营。 宛若秋收的现场,忙碌的热火朝天。 一片祥和舒畅,让人心生欢悦。 应天府内。 最忙碌的,还是要数户部的人。 行军粮草,仅有稻米肯定不行。 稻米做成米饼,还需要面饼,肉、菜等。 另外,南方修建防汛堤坝,也需要大量钱粮。 应天府官家各个商铺,全部清点。 大量稻米运送、存放。 全部干起了卖稻米的生意。 一块块木牌放置商铺外,明码标价,比之正常市价每合低了1个铜板。 可不要小看这一个铜板。 1石=10斗=100升=1000合 那每升可就便宜了1000铜板,也就是一两白银。 这往常多吃面食,舍不得吃稻米的百姓们,纷纷活络了起来。 “呦,李婶儿,这是打量几升米?看您扛着都费劲了。” 街边,有走路妖娆女子,望着上了年岁买稻米的女人,带着几分敬意,几分戏虐打着招呼。 “不多,不多。咱牛驸马无私,陛下也敞亮。稻米卖的可是便宜,咱也舍得吃了。” 被叫李婶儿的中年女子丝毫不反驳,满脸笑容搭着话。 “可不嘛。这个价格可是比陈年糙米都差不多了。” 抢购排队的年轻人插了话,不时望向前方长长的队伍,焦急却脸上挂笑。 平头百姓也能吃得起新稻米。 这在历朝历代,可还是头一次。 如何能不喜悦? “掌柜的,外面运粮的车别卸了,直接拉我府上吧。” 有粮商插队,想赚个差价。 驸马府存粮再多,终究有个尽头。 趁着官家大度,谋些小利,那是常有的事儿。 “去,去,去,别跟这儿捣乱。上头说了,每人最多买一石米。” 忙碌的掌柜擦了擦汗水,全然不顾往日情分。 挥手将粮商赶走,让他买粮排队去。 这一幕幕,看的百姓心中更暖了一些。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