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无他,只因为唯有儒门,才能够帮助君主治理百姓,稳定天下。” 荀攸目光灼灼的看向陆宇,虽是主臣,但学术理念上的争端,荀攸绝不会轻易让步,只因为这是思想之争,更是信念之争。 陆宇听完,倒是没有急着反驳荀攸的话,而是先表示赞同:“儒学能够成为显学,确实是天命使然,只因儒学是最适合用来治理天下的学术。” 在陆宇看来,儒学强调仁和礼,其实就是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教导天下之人,如何对待家人,对待朋友,对待师长,对待上司或者下属,从而形成一个个稳固的人际关系圈子。 皇帝是最高级的圈子,然后围绕皇帝的大臣和勋贵,自己又形成一个个圈子,如此层层叠叠,凭借着圈子套圈子的套娃模式,儒学才得以覆盖天下,遍及四海,为华夏的大一统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可以说,没有儒学,就没有汉族,就没有传承千年的华夏文明。 因此儒学的功绩,无人可以磨灭。 更何况,有问题的也不是儒学,而是儒士。 陆宇要反对的,也并非儒学,而是儒门。 “公达,你对天下儒士如何看待?你觉得我要复兴墨学,乃至先秦百家之学,他们能够接受吗?” 说完这句,陆宇便似笑非笑地看着荀攸。 而面对这个问题,荀攸沉默了,因为答案只有一个。 儒门之士,绝不会坐视百家再起,更不会允许其他流派的学说动摇儒家的对思想和学术话语权的垄断。 陆宇摊开手:“所以你应该明白,并非我对儒学存在偏见,有偏见的恰恰是你们啊。” 荀攸默然不语,心中却仍有不甘。 陆宇笑着提醒他:“儒学已经偏离了正道,昔日屠龙少年,如今已经成为新的恶龙。但这是人的问题,不是儒学的问题,因此我不会禁绝儒学。但也不会学武帝那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荀攸闻言双眼一亮:“主上的意思是,允许我等与墨家之人竞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