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幽云六镇-《三国骑砍》


    第(3/3)页

    最后来表达意见的是刘晔,他始终是一副深谋远虑的模样,见曹丕时表现的非常为难。

    曹丕略感惊诧,摘掉墨镜审视刘晔:“卿即难言,何复至此?”

    “陛下,至此社稷危难之际,臣不敢不来。”

    刘晔长吁短叹,垂头片刻,又抬头说:“司马仲达为国做谋,朝野多有攻讦,以其类比夏王,意在中伤。仲达亦知兵制关系国本,改则有跟汉室一争之力,不改唯死而已。值此社稷存亡之际,臣亦深感惶恐。”

    曹丕听到话又把墨镜戴上,头后仰望着大殿穹顶:“惶恐什么?仲达也有惶恐啊……可事至如今,已病入肌理,犹如人之烂疮,不剜难活。”

    见皇帝已有决断,刘晔当即口吻坚决:“诚如陛下卓见,此破釜沉舟之际,断不可踌躇。”

    谁都怕效仿府兵制度,再出一个类似田信的人。

    看一看如旭日东升的季汉,硬是被田信割裂版图,将汉军主力堵在荆益二州。

    如果田信卡住南阳不放行,汉室朝廷又没有决心打内战,那么季汉版图极有可能一分为五、一分为六。

    魏国自然不能改府兵,司马懿在奏疏中要集合边郡,效仿府兵、汉僮制度,改制建立一种边镇兵制,一开口就要立幽云六镇军,也规划河北、河东、太原、洛阳地区进行军镇改制,立十军镇。

    朝中反对的最大突破点就在于对司马懿忠诚、对今后幽云六镇的怀疑。

    六镇从建立开始,必然胡风炽烈,若压不住胡风,必成大祸。

    一些曹氏宗族老人已经叫嚣处死、严惩司马懿……可如果不改,大魏还能存在几年?

    底层吏士,还有没有继续为大魏效死的决心?

    保卫大魏的,究竟是朝廷公卿,还是披坚执锐的吏士?

    道理是明白的,可就是为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