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同一片星空-《三国骑砍》


    第(2/3)页

    如果自己都慌了,方寸大乱……那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站稳跟脚,观望形势……以现在的体量,不需要自己去争,自有人会帮自己说话。

    鹿门山人会帮自己说话,射援、苏则这些关陇乡党也会照顾自己感受,还有一些明明是益州人,或荆州人,但害怕势态扩大产生对立,这帮人也会主动跳出来和稀泥。

    自己又不是竞争日光、雨水的树木,而是山林里的一头虎,或一头豹子。

    平日里狐狸搬弄是非不假,可真到内讧前夕,狐狸肯定是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没有多余的信件,只给刘备、诸葛亮、关羽写信……再其他的人,没必要询问他们的意见。

    写太多信,也有搞串联的意思。

    反正自己待在岭南,专心开发岭南,对‘时空’产生的波动必然是非常宏大的,带来的‘经验值’肯定超过鹰山决战!

    种田才是真正的大经验包,比孙权价值高很多倍。

    在岭南没人能打过自己,北府兵驻屯南阳,难道还会遭遇魏军、汉军的夹击?

    只要没有夹击,以陆议、苏则的战斗力,守个三五年不成问题。

    何况南阳不稳定因素,也就是那近一万户豪强,都已迁移、充实江都。现在留下的豪强族裔,即便有心搞事情,也缺乏那里影响力。

    这种情况下,陆议如果有多年积蓄,自能顶住魏军、吴军的夹击。

    不仅仅是陆议很强、北府军善战……也跟魏军、吴军战斗意志下滑有关系。

    现在吴军、魏军都在避免战斗,之前连续的放血、丁壮人口折损,已经引发吏士、民间的厌战情绪。

    宁肯拖着不打,也不能出现较大规模的战争减员……否则会引发较大的内部动荡。

    鹰山之战以后,战争烈度正在急速下降。

    魏军、吴军的战斗热情低迷……这意味即便有良好的战机,魏军、吴军也有可能白白错过。

    不是将校抓不住机会,而是底层吏士不想去抓这类机会。

    某种意义上来说,魏军、吴军的精神已经被打灭了,现在是行尸走肉,就等着怎么崩解,然后融到新的帝国,过新的生活。

    现在也就魏军、吴军高层还在死撑着;现在也就汉军能在停战后大规模解散军队,战争时还能聚集成军。

    而魏军、吴军只能分批解散,不敢大面积卸甲……否则军力不足,中枢威慑力下降,镇不住底下人心,极有可能发生自下而上的崩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