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山民-《三国骑砍》


    第(2/3)页

    “这都好说,陛下以武当县为我封邑,我会遣人教授耕种技艺,若实在学不会,可在武当或山都周边山谷生活。”

    田信打量这些名为蛮部首领,实际跟汉豪强言语、风俗相近的首领:“我生长于汉中之地,深知山民艰辛。故租税、徭役、兵役之事会秉持公正征发,在此也向诸君担保,若是迁移原野生活不如山中舒适,诸君再迁归山中不迟。我可立石碑为誓,悉听山民自便。”

    又有一位荆蛮首领拱手:“我等愿服兵役,所求不多,只望君侯能视我等为麦城旧民。”

    “这就是诸君孤陋寡闻了,我以法治民,此法不变,何有新旧之分,我皆一视同仁,不分新旧。”

    田信说着一笑:“也不瞒诸君,我心怜山民生计艰辛,又实爱山民果劲。我已有部曲三营,欲以昭阳邑、武当为根基,再征四营部曲。若是诸君愿随我下山屯种,那我将征山民编两营部曲。”

    马超在羌氐诸胡中为什么威望高隆,因为能打胜仗,能让这些部落出兵后带着战利品回家。

    申仪这时候开口:“君侯,某愿迁宗族、亲党于昭阳邑。”

    田信略诧异,就听申仪说:“听闻君侯在汉水北岸筑造新城,申氏愿迁入新城为民。”

    《麦城户律》下,连田信的宗族都被析分户口了,其他豪强迁移到麦城,也要按着户律析分大户为小户,户口都析分了,家产也要跟着析分。

    依照麦城户律,一个户口合法情况下最多只有三名成年丁壮,是祖孙三代;若孙辈又有成年的,则要剔出去另立一户。

    单身的话就是独户,与未成年做户主的弱户、女子当户主的女户一样,是税租减半。

    有申仪做表率,许多人即便不迁,也要分出一些旁系迁移到昭阳邑。

    山民生活虽贫瘠,可平原上杀的人头滚滚,山民依旧能顽强生存。

    申家不一样,申耽战死前是员乡侯食邑千户,食邑千户是承认了申耽对部曲的控制权;汉兴郡成立,申耽战死后,申仪又受封为员乡侯八百户食邑。

    申氏家族一门两侯,食邑一千八百户,从汉兴郡迁移离开后,依旧是生效的。

    区别也有,迁到南郡、襄阳郡的话,他们还能带着部曲开荒,建立坞堡,又能继续吃一千八百户的食邑。

    迁移到昭阳邑,那申氏家族与部曲亲党都会遭遇《户律》析分,彼此从属关系会淡化。

    这种淡化也不算委屈,今后天下平定,朝廷肯定要进行针对性的淡化,服从还好,不服从就会打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