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五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国:刘备帐下,朝九晚五》


    第(2/3)页

    原诗本是天涯二字,被秦耀改成了如今百姓心中,亡者往生而去的忘川河,一种是龚老先生自己离开京城,从此天各一方的离愁。

    这种,则是人鬼殊途,再难相见的哀伤!

    然而,话风一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更是将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一下子给拉了回来。

    原诗借用枝头掉落的红花,形容自己辞官回乡,还能化作春天的泥土,为祖国培养下一代。

    而在这晋阳,更是那些战死的勇士,用他们的生命,为下一代保护住了故土,立意更加深远,也让在场所有的百姓,深有感触。

    “这……”郭嘉看着哀声彻天的后方,小脸一白。

    刘备抹了一把眼泪:“这八千英灵,虽死,却依旧在忘川河上,看着我们,他们用生命,保护住了几十万人的家园,功在后世,德披后人,还未远去的英灵啊,请受刘备一拜!”

    在刘备这一拜之下,全场的气氛进入到了一个高潮。

    “父亲大人,我一定会带着你的那份心意,好好地活下去的!”

    “你们,保护了我们,我们,必将永远将你们记在心中!”

    “父亲,您在天之灵看到了吗?儿子,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我立志,要跟随主公,扫平乱世,延续你的使命!”

    在这种氛围下,秦耀不为外物所影响,继续提剑,书写了他的第三首诗。

    军歌应唱踏燕然,誓灭胡奴出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是秦耀前世的老乡,革命家徐锡麟先生的《出塞》!

    原诗中的军歌是大刀环,秦耀改成了燕然石勒的窦宪所用的军歌,也是流行在整个光武建立的东汉时期的军歌-《马踏燕然》!

    原诗中的玉关(反清为山海关),也改成了雁门关、偏关、宁武关这三关!

    全诗很好理解,凸显出了徐锡麟先生悍不畏死的精神!

    然而写完这首诗后,秦耀剑刃未停,又写下了一代伟人改自西乡隆盛诗赠与自己父亲的著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两诗,立意相同,言简意赅,要说前两首诗,还是秦耀在缅怀战死沙场的战士,那这两首诗,便是赠送给晋阳正在茁壮成长的少年郎们!

    男儿,当胸怀天下,志在四方!

    哭哭啼啼的,岂是好男儿本色?

    果然,在这两首诗写完之后,原本涕泗横流,哀悼亡者的那群少年郎们,他们和郝昭的年龄相仿,一个个从地上站起来,挺直了胸膛。

    他们知道,他们的父辈,在天之灵,不愿意看到懦弱、沮丧的他们!

    他们的父辈,亲人,死的有价值,用不着他们这些后人在这里哭哭啼啼的!

    若真记挂他们,不该哭泣,而是该出三关,平胡奴,以血,祭英灵!

    郭嘉默默地闭上了双眼,嘴中喃喃颂唱道:

    披铁甲兮,挎长刀!

    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

    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

    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郭嘉喃喃地颂唱着,一旁的刘备等人渐渐地也跟随他的节奏开始吟唱,乃至身后诸多文武,不断的往后渲染。

    直至全城百姓开始吟唱这首大汉军歌《马踏燕然》!

    逐渐的,形成了冲天之势,数十万人怒吼。

    马踏燕然,追亡逐北!

    (ps:《马踏燕然》实则为现代某吧博主臆造,在此为免误导小朋友,权当应景一看即可!)

    四首诗,将整个功勋碑背面刻画的满满当当,每一个字,都像是刀刻斧凿,笔锋遒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