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由那看起来极为年轻的夫子手中,所编纂的一本书而演化而来的。 以书为引,演化历史,这等大手笔,此人之境界,到底达到了何等功参造化的地步?! 季秋强忍震撼之色。 他晓得此时自己所处的,正是追本溯源所显化出的五经精髓之景。 于是他不想耽搁时间,当下回神之后便往前走,抬眸向着那夫子所执书籍望去。 下一刻,他便看清楚了那并不厚重的竹简卷起后,铭刻在序幕之上的两道煌煌篆字: 其书名曰——《春秋》! “诸学子,可懂了么?” 卷起书卷,那夫子温和出声。 下首诸子见此,当即垂眸恭声道:“弟子,谢季子传法!” 一刹那,季秋又有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感生出。 这是悠远岁月前的哪位文道大能? 须知道五经是以儒圣编纂而为大成,追本溯源之法所追溯的,就是创造此法的最巅峰者。 莫不成此人见证了春秋,单论于《春秋》之道上的古今造诣,更胜儒脉开辟者儒圣不成?! 何为子? 百家之首为一脉执牛耳者,才能以‘子’冠以敬称! “这人到底是谁?” 季秋心中好奇不已。 没想到啊,于《春秋》造诣上登峰造极的文道夫子,竟还与他是本家同源。 这也算是缘分了。 原来,这才是春秋,这才是五经之一的春秋! 难怪后世之人修行五脉显学,却没有一人能成就古代诸子的功业。 单论春秋而言,他们所研究习练的,不过都是最为表面的浅显历史罢了。 就算凝聚文气,铸造文心,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文道,与这些先贤的路完全不同。 修先贤之道尚且有诸多人困惑不解,又何况领会错了意思,完全背道而驰乎? 季秋七窍玲珑心微颤,若有所悟。 而在他闭眸的那一瞬间,他的身躯渐渐有点点华光生出。 文气,玄而又玄,由自身于文章之中悟出的道理显化而来。 从古至今,有人一夜悟道,文气自生。 也有人蹉跎半生岁月,读万卷书,可却因没有主旨思想,只能望门而不入。 至于季秋,在以追本溯源之法,只单单窥视了这五经一角的《春秋》后,就已是做到了文气入门,踏上了超凡! 这是真真正正的一日入门,哪怕是天生道体,怕也不能及也吧! 在这追本溯源法所观摩到的景象之中,季秋聆听这名为‘季子’的大能讲述《春秋》。 正所谓,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 读这纵古至今的漫长青史,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数不胜数,更何况还是一尊货真价实的上古诸子亲自讲道! 不得不说,果真是受益匪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