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又有人在朱元璋面前提及刘基,而且还将朱元璋对比得一无是处。马皇后有些担心,朱元璋的心里会给刘基再记上一笔,只怕不久之后,刘基便要遭难了。 “陛下,毕竟是乡野百姓胡说八道,不要当真。想当初你不还说当了皇帝一天三顿白面大饼,赏赐属下也是大饼么。刘基再怎么好,他也不过是陛下的臣子,切莫因为一句玩笑话耿耿于怀。” 马皇后苦口婆心的劝谏顿时让朱元璋失了兴致,带着不耐烦的口吻朱元璋摆摆手: “算了算了,刘基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文弱书生,咱还能真把他杀了不成。” “再说了,那小子也说了,胡惟庸时刻盯着他呢,他还能反了天不成。” 朱元璋心里嘀咕着,终于还是按捺住皇帝的脾性,好言好语地安抚马皇后: “行了行了,咱真要当真,早就先把那小子给砍了。等过几天,咱带你去亲自看看那小子,到时候少不得你也被他惹得又气又笑。” 朱元璋异于往常的言谈惹得马皇后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他几眼,确信他确实没有像往常惦记着如何收拾刘基,马皇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紧张的情绪舒缓后,马皇后不由得对自家夫君口中那个有意思的少年提起几分兴趣。 需知身边这位威势日盛,早已成了别人说不得的脾性。当年只是怀疑高启作诗讽刺他,便记恨至今日。到底是什么样的少年,能够让朱元璋被骂还不生气? 带着这样的疑惑,马皇后期待了半月。 朱极不知道有人会惦记他这么久,不然一定会十分开心。 比起以前守孝的时候无所事事胡思乱想,如今朱极的生活充实了很多。 凭借不是很高深的古文功底,朱元璋送来的那些社学课本连蒙带猜多少还是有些收获的。 只是一部《大戴礼记》,朱极这些时日琢磨了半月,也不过将一卷《曲礼》看完。 不得不承认,虽然后世一提起古代礼仪就说是繁文缛节,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繁文缛节确实能让他人感受到最直观的尊重。 朱极没有发现,半个月以来,自己在潜移默化之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至于当朱元璋再次派人将他接到莫愁湖畔的那处院子里时,那种拘礼的感觉让朱元璋都一阵不爽。 “我说混账小子,你几时改了性子,开始搞这些啰里啰嗦的东西?咱要想让人恭敬,只需到城外大营里走一遭,谁见了咱不是磕头作揖的,还用得着你在这里装相。” 朱元璋感觉有些别扭,同时心里也在犯嘀咕。 到底是没人教授的野路子,虽然这一路走进来礼数倒都是对的,但见惯了朝中那些儒生们自然的言行,现在看朱极的样子,总有种沐猴而冠的感觉。 朱极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哑然失笑。 “得,还是老马你通透。这几天读了一卷《礼记》,倒是把自己给绕进去了。我就说呢,怎么今天这么难受。” 这下朱极也不强行约束自己了,他现在终于明白,礼仪这是种长时间形成的自然而然的东西,就这么生硬地照搬书中所学,只怕今后还要闹洋相。 抛开给自己束缚的枷锁,朱极说话再次随意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