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遗书献策-《三国:从街亭开始》
第(3/3)页
“两札竹简,一札乃谡献之国策;另一札乃谡献之军策。罪徒受丞相恩重,却只学得皮毛,拙劣之策,若丞相认为可用,则用之;无用,则弃之。”
“谡再拜丞相,日后即是阴阳两隔,此书绝笔,望丞相能使大汉振兴,谡死而无憾,仅仅而已。”
………
通篇书信,写的全是马谡在临终前所要说的话,字里行间,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但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
此信感人至深,诸葛亮的眼角不知不觉中滑下两行清泪,他最器重的学生,竟然离开了这个世间。
“丞相,幼常公临终前,还托在下转告于公,羌胡只可用民,不可用军。”
听着这句话,诸葛亮当即就明白了马谡的意思,他是要自己充分利用羌人百姓,但绝对不能过多使用他们的军队。
异族之心,永远都建立在侵略战争之上,他们的实力日益强盛,就会倒打一耙,借机起兵。
马谡的想法是解散他们的军队,所有的羌人都要去务农,这样一来,二十年内他们将丧失在大漠中的豪迈与血性。
先帝曾经说他“名过其实,不可大用”,但现在的马谡却是名副其实,他说的一点也没错。
“唔……汝退下罢!本相要好好想想……”诸葛亮这时皱着脸低头看向桌案上摆放着的竹简,心中满是愁闷。
而左右的官吏虽然注意到诸葛亮的表情,但谁也不敢主动出声,马谡的死对于他以及这些人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翻看一札竹简,诸葛亮认真地看了起来……
“夫大汉者,欲定中原,须先自强……”
这篇竹简是马谡写下的国策,结合了李休的农耕改良技术和经济政策以及政治因素而写,总而言之,屯粮待战,是大汉当下的重要任务。
而有关邦交的事情,这里面也有提到,因为他已经知道孙权称帝的消息,还是一句话,不可使得联盟破裂,若大汉占据半壁江山,可双线出击,到那时便可不顾吴国。
“嗯…幼常啊,汝这般煞费苦心,本相明白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