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息怒。” “陛下还请息怒。” 昭仁帝先后扶起了魏国公与阮靖晟:“魏爱卿、阮爱卿,这一次的战事就拜托二位了。” “我虽然自知比不得文王汉武,能够功勋卓著流芳青史,得后代千年敬仰。但朕亦不愿当一昏君,为后代百世嘲笑。” “这一仗,我们大周不能退!” “十三年前的铜陵之耻,绝不能重演。” 桐陵之战后,大周赔偿了白银千万两,割让了十城。 其后数年,为了弥补这份损失,大周赋税都极高,逼得民不聊生。 早年仗剑走天涯时,昭仁帝与蒋侯爷一起,踏遍过大周朝河山,目睹过民间疾苦。 那时他就下定了决心。 ——慎战。 慎战,并非不战。 穷兵黩武,如汉武帝虽远必诛,疆域广大,彰显了帝王威严,却是压榨得百姓喘不过气。 但一味避战,却也只会让突厥人觉得他们可欺。 有些恶狗,避让只会令其更嚣张。只有一闷棍将其打疼了打怕了,才能让它安分守己。 魏国公与阮靖晟都明白昭仁帝意思,一齐应声道。 “臣等必将竭尽全力,悍勇退敌,将突厥人赶出我大周疆土,还百姓一个安宁。” 昭仁帝叹了口气:“辛苦二位爱卿了。” 魏国公年逾古稀…… 阮靖晟多年征战,腿疾刚愈…… 若非此战事关重要,他也不忍再劳动二位。 魏国公与阮靖晟自然是连声谢过陛下*体恤与厚爱。 昭仁帝声音压低了一些:“除却退敌外,这一次朕还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二位爱卿。” 阮靖晟沉默。 在外头,他一直是冷酷刚硬,沉默寡言的。 倒是魏国公道:“陛下,您这是何意?” 昭仁帝瞥了魏国公一眼。 你个老狐狸,我就不信你没听懂。 他却仍呵呵笑着,是对阮靖晟道:“阮卿,你腿疾的事暂时莫要公之于众,最好能藏多久就藏多久。你不是想把背后盯着你的人抓出来吗?这是一个好机会。” 这话确实。 若想诱蛇出洞,没有比带伤上阵更能示弱了。 阮靖晟利落道:“是。” 魏国公看了阮靖晟一眼,心道这威武将军倒是个聪明人,善抓住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