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羊皮鼓-《宫学来鹤》


    第(3/3)页

    孩子们这么一说,骆秋迟也不好逼问了,只多留了个心眼,暗中观察起来。

    夜风拂过庙宇,轻轻拍打着窗棂,佛像之下,烛火摇曳,那老方丈虽然年事已高,头脑却十分清醒。

    他望着骆青遥与辛鹤几人期盼的眼神,缓缓地点了点头:“那一年,辛施主的确来了我们庙中,那时的方丈还是我师父,我对辛施主,印象极其深刻,大概是因为,他虽风尘仆仆而来,衣襟上还染了些血污,但目光却平和坚定,跪在佛像之下,收敛了一身杀气,眉目间还流露出一份,对和平安宁的无尽渴望与向往……”

    当年的辛玄笛,与老方丈年纪相仿,不过二十来岁的模样,来到长生庙时,带着一把剑,身上染了点鲜血,长发也有些散乱,面上却带着温和的笑意,气度不凡,彬彬有礼,并未吓到庙中僧人。

    他的来意极为简单,只是向庙中捐了一笔香火钱,并且留下了一面羊皮鼓,希望能置于佛座之下,日日夜夜浸染佛祖的气息,得到香火的供奉。

    “我师兄问他缘由,他笑了笑,眼神却有些难过,说自己家乡正在遭遇一场劫难,这面羊皮鼓就如同他家乡一般,希望能被供奉在庙里,得到佛祖庇佑,香火浸染,保佑他的家乡度过这场浩劫。”

    “出家人慈悲为怀,我师兄自然点头答允了,只是又有些奇怪,问向辛施主,为何要选择来到璃仙镇,供奉在这样偏僻的一间长生庙里,而不是去云城,找些大一点的庙宇?那香火不是更加旺盛,佛气不是更加充盈吗?”

    “辛施主又笑了笑,低声说了一句话,我师兄却没听清,辛施主也没有再重复,只说长生庙外的那片仙人湖很美,湛蓝清澈,月光照在水面上,十分安宁,就像他的家乡一样。”

    “他将这面羊皮鼓放在这里,就是希望他家乡的那轮明月,能够安宁如初,照在他们那片土地上,就像平静的仙人湖一般,重回昔日的美好。”

    老方丈回忆到这里,白发苍苍的一张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笑意,迎向骆青遥与辛鹤几人的目光,在灯下幽幽道:“但其实,辛施主说的第一句话,我听见了。”

    辛鹤几人微微一惊,那老方丈眯了双眼,望向虚空,缓缓道:“我当时就在他身侧,他虽然说得很小声,可我听得清清楚楚,他说的是——偏僻一点好,那样才没人找得到。”

    “也不知为什么,这句话我记了很多年,在辛施主走后,一直对那面羊皮鼓颇为上心,每日照看着,像是守着对辛施主的一个承诺般,不敢大意,因为我知道,那面羊皮鼓,在辛施主心中,一定万般重要,更是对他的家乡有着非凡的意义。”

    “我在心里祈祷着,他家乡的那场浩劫,能够早些过去,他能够在某一天,再一次来到我们长生庙,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让我们知道,佛祖真的庇佑了他们,他家乡的那轮明月,又安宁地照在了他们那片土地上。”

    “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施主再也没有回来过,我守着他留下的羊皮鼓,时常望着长生庙外的那片仙人湖,出神地想着,辛施主的家乡,如今还好吗?那场浩劫有没有度过,他的家乡如今又是怎样一番模样呢?”

    老方丈沉重地叹了一声,佛像之下,一时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庙里静寂无声,只有窗外的夜风呜咽呼啸着,像有人在月下哭泣一般。

    辛鹤呼吸紊乱,浑身颤抖着,双眸早已被泪水模糊了,她隐隐间彻底明白了什么,无数画面闪过她的脑海之中——

    章怀太子的画像、被铁骑攻破的童鹿、尸横遍野的子民……最后停留在琅岐岛上,那间地下石室里少年苍白瘦削的身影。

    “茶是会令人想起故乡的东西。”

    “诗是能令人暂时放下世间怨尤的东西。”

    “同是家乡人罢了。”

    “你做的月饼,是家乡的味道,我很喜欢。”

    ……

    那些当时听起来不以为意的话语,如今再次回荡在耳畔,简直字字泣血,敲击在辛鹤心头,令她一瞬间疼痛得无法呼吸。

    她被一股铺天盖地的悲怆淹没,双唇发白间,望着老方丈,红着双眼,一字一句道:“当年那位辛施主,已经没有家乡了,他渴盼的和平安宁,最终还是没有到来,他的家乡,彻底消失在了战火硝烟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再也见不到了。”

    老方丈望着辛鹤的泪眼,久久未动,似乎明白了什么,双眸也泛起了泪光,低下头,转起了手里的念珠,轻声念起了佛经。

    佛像下的几个少年少女,双眼也不知不觉都红了一片,辛鹤听完那段佛经后,深吸口气,终是按捺住了满心悲痛。

    她望向老方丈,颤声问道:“方丈,那面羊皮鼓,如今,还在长生庙里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