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第十一个任务 阿Q要姓赵8-《阿炳的诸天生活》


    第(2/3)页

    他对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后,以何业立足,一直没有什么头绪,碰到了杜月笙,让陆仁炳想到了一个立足上海滩的切入点那就是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文化人,嗯,一个报业大亨就不错。

    抗战前的民国时代,除了那些舞台上的军阀督军,和党人领袖之外,就是灿若星河的文化名人了。当个文化人,写写文章什么的,陆仁炳也做的来,但是最爽的还是做个幕后的报业大亨。这个时代,办报自由,直到蒋光头上台之后,才会出现严格的报业管制。

    想想自己办报之后,给那些未来的文坛大佬发润笔,那感觉岂不是很爽。

    陆仁炳也不是不想做实业,但是这年头他一没人脉,二没声望,做实业实在是太艰难。在这个上海滩,干什么事都有行会,连糊个纸盒子都有行会。一个没有资历没有人脉的人,想要进别人的领域做事,麻烦污糟事,不知道要经历多少。

    还是先从看起来比较清贵的文化事业,起步比较好。华文报业现在方兴未艾,一切都处在野蛮生长状态,也没有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行业领袖,出面组织行会。只要有钱,就可以办报。办报出了名声,陆仁炳就可以从泥腿子,晋级成为文化人了。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姓赵了,嗯。

    而且,经过陆仁炳的考察,现在就有一个现成的名刊,等着他去接收。只要接收了,只要稍加经营,就可以立马积累大量的名声,获得大量人脉。

    这个报刊就是秋瑾创办的《中国女报》,因为秋瑾的就义,这份烈士生前办的报,已经没有未来了。中国女报的主编陈伯平也随着徐锡麟在安庆就义了。

    安庆起义失败之后,《中国女报》就风雨飘摇了,秋瑾临终前,还在惦记着这份报纸的第三期的校对,出版问题。

    现在要想接收中国女报,就必须要快点下手,不然等报馆的人,流散了,陆仁炳就得另起炉灶了。

    所以陆仁炳在得到秋瑾就义的消息后,就赶紧奔往,北四川路厚德里91号,那里是中国女报的馆址,也是秋瑾在上海的落脚地。

    这个地方,现在不算是租界。但是却也是个特殊地点。这是公共租界越界筑路的成果,租界建立后,发展迅速。公共租界的洋人,老是想着扩大租界范围。但是清廷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官员肯承担卖过的骂名,所以始终不许。

    但是这挡不住洋人,他们非法越过租界的范围向外扩张,他们也不说是扩界,就说是修路。改善交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