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末将拜见丞相!今日末将前来,是为逆贼李严之事而来,若非杨参军亲自调查此事,末将也不会把这件事情的真相公之于众! 李严自在永安以来懒政怠政,不思进取,陈将军屡次劝诫皆是不改,每日每夜在府中饮酒作乐,并且第二次北伐调度粮草时,他竟然以称病为由拒绝送粮。 更让人气愤的是,有一次与陈将军共进晚宴,他竟然当场说出对丞相你不利的大逆不道之言,还说陛下识人不明,竟然用了你这样的……的…奸臣……” 说到这里,在场所有将领都对李严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吴懿站在那里脸色愤怒地叫道: “李严祸乱朝纲,若将他留在人世必将为我大汉祸患,末将请丞相定夺,杀李严以正国法!” “末将同意子远公的建议,末将等皆附议!”袁綝这时也走了出来向诸葛亮高声拜道。 不光他们几人,就连高翔、句扶、向朗、邓芝等这些朝中名臣宿将也都纷纷跪倒在地请求诸葛亮当即下令上书刘禅请诏书杀李严以正国法,国法不正难以服众。 可诸葛亮却是不慌不忙地看着在场跪倒在地的将领们微笑着说道: “诸君心意亮已领会,但此乃国事,并非私事,何况李严身为朝廷骠骑将军,又兼领全国政务之事,若亮如此之做,岂不是曹操,董卓所为?” “那,丞相!下官又搜罗不少有关于李严与那些异族首领的信件………”杨仪又命人把两大箱子的信件提了过来,这上面全都是有关于李严与那些羌人与氐人首领联系的书信。 而诸葛亮依旧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他只知道李严现在是触犯了国法,勾结氐人就已经够他喝上一壶不忠之罪的烈酒。 但如果把这些证据全都搬上,李严的罪名就不止不忠之罪这一条,而是诸多罪名,这些罪名如果全都算在内,李严完全可以在鬼门关前走个七八回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