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现在王忆私下里单独冲她展示出坏坏的一面,她意识到这点是王忆从未跟任何人展示过的,强烈的占有欲立马就喷涌了,也让她心里踏实了。 她意识到只要王忆没有对其他姑娘展现出这种坏,那就意味着他没有对别的姑娘产生超出于纯洁的友情之外的感情。 更重要的原因她没说。 其实有些事还挺舒服的…… 王忆这次过来还真不是想要调戏自家媳妇,他是把苏锦旗袍带了过来: “看,国庆节时候买了那件苏锦,我找裁缝给你做了一件旗袍,你穿上会很好看的。” 苏锦全名是姑苏真丝提花锦,其组织结构继承了宋锦的生产方式,经线纬线的织造要不断换梭投织,上下呼应,按纹样织出各种锦纹,实现经线纬同时显花。 简单来说就是这苏锦属于丝绸,很滑溜,但它珍贵之处在于通体都有锦纹。 这种面料对所有精致玲珑的女人都是极有诱惑力,它是真正做到了贵而不俗、雅而不媚。 所以领证当天王忆要买礼物的时候秋渭水不舍得让他破费,但看到苏锦又改了主意。 因为它是真的很美。 王忆拿出包裹,旗袍折叠在里面,但不必担心有折痕,因为苏锦太滑溜了,如同冰丝流水,拿出来提起,顿时平整如新。 这苏锦本身通体是淡雅的象牙白,可是仔细看就知道它其实有很多种颜色,只是都是淡色,淡蓝、淡红、淡黄,所以粗看之下就是统一的象牙白。 简单,纯洁。 如果仔细看的话,那就有讲究了,上面有多个锦文,对称的牡丹花、一枝独秀的腊梅,清新淡雅的兰花,还有秋日飘香的菊与桂。 按理说这么多花朵聚集在一件绸缎上会很俗,可因为它们是淡色织就,所以只有仔细看才能看出来,而粗略看的话只是感觉云纹飘逸、锦文高雅。 这就是贵而不俗、雅而不媚。 衣料好,做工更好。 王忆是让饶毅帮忙找的裁缝根据秋渭水的身材比例结合照片做出来的,用的是改良过的传统技术: 有拉链但是隐形的,有锁边但很精致,有盘扣但暗合云纹的纹路。 灯光之下,他抖动这件旗袍,如同是一团白练般的柔水在流淌…… 秋渭水的眼神顿时直了。 她直接关上门拉上窗帘脱下衣服开始换装。 王忆帮忙,调侃道:“看出你喜欢这旗袍了,你都没有让我出去。” 秋渭水整理着衣服说道:“是我知道你不会出去。” 她体验着苏锦的质地,忍不住的感叹一声:“好滑溜,就好像一层水落在身上。” “是吗?我摸摸试试。”王忆说道。 “你摸哪里啊!” “我草,太滑溜了,把我手滑下去了,嘿嘿。” 秋渭水挺不好意思,但考虑到这里只有他们俩,她的不好意思没法做给别人看,于是便落落大方的接受了。 可她换完衣服王忆还在摸,她气的一脚踹上去把王忆踹开了。 王忆顿时正色起来,他看去赞叹道: “难怪有人说织锦是我国古典技术水平最高的丝织物,这旗袍确实精致华美,但更重要的是穿在了合适的人身上!” 秋渭水听了他的赞美后满心欢喜,但还是不好意思的说:“你这张嘴就是会说,就是会哄人!” 王忆委屈的叫道:“我说的是真话,你说如果这旗袍不是在你身上,而是穿在大迷糊身上……” 他能想象到大迷糊会说什么:“真滑溜啊,跟面条一样,要不然下锅里炖一炖吃了吧?” 听到这话秋渭水嘻嘻哈哈的笑起来。 她很喜欢这身衣服,便去镜子前照着看起来,王忆把带来的盒子打开。 里面是他准备很久的高跟鞋。 正好是象牙白同款。 秋渭水还没有穿过高跟鞋呢,她只在文工团的时候看到过女战友回家探亲时候穿着这种鞋子,所以穿上后初走路有点摇摇晃晃。 但高跟鞋和旗袍是绝配! 她也意识到这点,穿上后感觉自己颀长的身材更显亭亭玉立,双手下意识收在小腹处—— 一个典雅的佳人出现在镜子里。 王忆赞叹道:“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秋渭水不好意思的抿了抿散落鬓角的发丝,低声说:“王老师你真有才华,满肚子诗词。” 王忆也不好意思了。 这首《缭绫》是他今天上午在网上现搜的,他背出来的不是全诗,全诗老长了,是写《长恨歌》的大佬白居易所作。 他本来背过了,但这会血液不往脑子里流,所以硬是记不住全诗了,只能背了前面一节算结束。 秋渭水很喜欢这套装扮,但是她喜欢之后又沮丧了:“王老师,这旗袍和高跟鞋平日里不能穿出去,它们太才子佳人了!” 王忆露出个诡异的笑容:“其实我并没有打算让你平日里穿出去。” 秋渭水看着他的笑容,然后跟着笑了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是准备让我结婚时候穿是吗?” “对、对,现在结婚可以随便穿衣服,我看电视上大城市里结婚的时候女同志都可以穿婚纱了,我到时候就穿这件旗袍了。” 王忆一听这话赶紧说:“结婚时候你也穿婚纱,我会给你想办法买一件特别漂亮的婚纱的,这旗袍不用……” “不用浪费!”秋渭水温柔但坚定的打断他的话,“这件旗袍结婚时候穿就很好了,不要再浪费钱了!” 然后她仔细的整理了一下旗袍说:“好了,今天试过后我就脱下来保存起来,等到结婚再穿。” 王忆有点懵。 啊,这样吗?这媳妇儿真过日子啊! 秋渭水看看时间说:“王老师不早了,是不是该吃饭了?你等等我,我换回衣服咱们回去请盛老先生吃饭。” 他们回到听涛居,大灶里确实已经把饭菜准备的差不多了。 盛大贵平日里吃海货并不多,主要是满山花不肯买:海货这些破逼烂吊的东西竟然还得花钱买?那不行啊,怎么把钱浪费在海货上呢? 所以今晚的主菜都是海鲜。 葱油梭子蟹可以占据c位,通红的蟹子上有热油流淌,切开的蟹壳露出白嫩的蟹肉,一片白色中夹杂了红艳艳、亮莹莹的蟹黄。 红烧大虾油乎乎的散发着香味,海螺很肥,队里送来了拳螺,一个海螺就够人吃上一阵子,还有蟹秃黄油拌饭。 秃黄油鲜亮,热气翻滚中,鲜香的滋味格外浓郁,让人吸一口气鲜到肚子里。 王向红亲自推着轮椅把盛大贵推过来,盛大贵一看满桌子的菜和桌子上放置的瓶装酒后略有些惶恐: “王老师、王队长还有山花妹子啊,不用这样破费吧?这菜也太多了吧?” 王忆说道:“我们学校老师一起过来吃,而且我们学校最近还刚来了一位老师……” 他指向黄有功,黄有功急忙站起来彬彬有礼的说道:“末学后进黄氏有功,见过老先生了。” 这一句话把盛大贵给整不会了。 王忆哈哈笑道:“虽然之前已经欢迎过黄老师了,不过今天有好饭,咱们就再欢迎他一次——反正黄老师能喝酒!” 黄有功不好意思的说:“喝酒误事,我如今已是人民教师,可不能再乱喝酒了。” 王忆招呼说:“好,那不乱喝,有组织有纪律的喝吧,来,都坐下开始吃饭吧。” 王向红也对黄有功说:“黄老师,你愿意喝酒就喝,别喝醉就行。以后还少不了你喝酒的时候呢,以后咱队里要办砖窑厂,肯定得请师傅、请工人,到时候得有人去陪酒,我看你的酒量就可以。” 黄有功笑道:“队长您放心,这个我不是吹,我们黄家人喝酒都行,有客人来了我肯定能陪好!” “那我今天多多少少的喝点?喝个一两斤吧,一两斤我醉不了,不会出事。” 王忆愕然看向他。 自己那天被放倒的不冤啊! 盛大贵好奇问道:“队长,你们队里还要建砖窑厂呀?” 王向红脸上露出一丝愁容:“有这个想法,但也不一定吧,缺机器、缺技术、缺人才,什么都缺。” 盛大贵沉吟说道:“设备这东西,咱老百姓确实没有办法。” “可如果说你们缺技术——那我这个老同志可能要不自量力的说一句了,别说你们想要烧砖烧瓦,就是想要烧陶瓷器,我也能给你们烧出来!” “不管是建窑洞的技术还是烧砖瓦陶瓷器的技术,我都可以不客气的说,小菜一碟!” 王忆陡然意识到一件事—— 自己面前这个腰腿有毛病、总是一副糟老头模样的老同志,实际上是国内顶级的陶瓷器生产人才啊! 这是参与了7501瓷设计与生产的技术大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