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意见相左-《问鼎十国》


    第(2/3)页

    个别心胸狭隘的也只敢在背后吐槽两句,就罗幼度当前的势头,大部分的武将们已经不敢公然嚼舌了。

    罗幼度在西蜀立的战功,已经堵住了大多数人的嘴。

    在战功面前,一切都是虚的。

    这日,郭荣突然急诏罗幼度入皇宫。

    罗幼度心知定是为了军情。

    相比之前捷报如雪花传来,最近一段时日,已经听不到捷报了。

    当然也没有败绩。

    而是寿州城真的不好打。

    孙子兵法不会无端写攻城为下这句话。

    随着筑城技术的进步,而火器又没有跟上脚步的时候,攻城战是最要命的。

    历史上针对城池的攻坚战数不胜数,有个别的坚城只要豁出去守,打上十几二十年都有可能。

    尤其是这寿州城还是经过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特别加固过的。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昪可谓一代雄主。

    他在位期间,对外坚持弭兵休战,以保境安民,对内则兴利除弊。上能礼贤下士,下可虚心纳谏。由于连年征战,从中原一带流落江淮的难民很多,李昪对此积极妥善安置,轻徭薄赋,将南唐发展成为十国中最强的存在。

    但要以为他是守成之主,那就大错特错了。

    李昪非但不是守成之主,反而目光尤为长远。

    他的守成可以与朱元璋的广积粮,缓称王相提并论。

    他是在凝聚实力,等待天下之变。

    只是可惜,李昪没有等到天下之变。他挂了,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五十六岁死了。

    临终之前,李昪给了儿子李璟一个影响天下的锦囊妙计“今大敌在北,北方平,则诸国可尺书召之,何以兵为?轻举者,兵之大忌。宜蓄财养锐,以俟时焉。”

    结果李璟并没有听,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固然抢夺了不少土地,可他们却因此错失了取得天下的大好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