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很多人知道吟诗小达人拿过金棕榈,却没几个人知道他拿过金闹钟奖!” “什么是金闹钟?” “戛纳一帮记者评选的最没劲最催眠的片子,相当于金酸梅奖,。” 顿了顿,沈长林补充道:“《孩子王》拿过金闹钟。” 张亦惊讶:“《孩子王》?” 沈长林点了点头… 其实,以他的眼光来看,《孩子王》是一部好电影。 四大元素:暴烈的太阳、浓浓的雾、黄昏的逆光和黑得发青的夜,有很多只可意会难得言传的内容。 剧情很简单,就是知青下乡… 可惜,老外并不知道这段历史,吟诗小达人脑补所有人都知道他这部电影的背景,但…大家没有兴趣了解! 对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非常难看懂,原因在于影片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毫无介绍,没有背景介绍,自然看的很苦闷,压根不知道矛盾、压抑感为什么产生? 这也是吟诗小达人最自我表达的一部作品,失败后他就去美国了。 待了一年左右,想明白了,尽管语言不是问题,但他创作的激情、系统与环境都在中国,要还想拍电影,就得回中国。 着急忙火回来,先拍了《边走边唱》,金棕榈提名,没中;紧接着《霸王别姬》,就成了影史经典! 张亦摇头:“我觉得他挺好的,至少面对差评态度很妥当!” 沈长林很惊讶:“是嘛?” 是真的惊讶,他对差评很宽容? 不是怼的李成儒还不了嘴嘛? 其实,做导演的,哪怕是烂片导演,对自己电影的差评都不忿。 哪怕脾气好到没法说的李胺,就自己憋火用台湾腔嘟哝,“讲我不好我就很不能苟同,生一肚子气”; 阿谋,干脆不理; 裤子最直接,直接开骂“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影评人,别踏马现眼了”。 国外的也有,被誉为地球上最烂的导演的乌维鲍尔,直接跟影评人擂台对线,轻而易举将4名影评人击倒,赢得雅号:愤怒的小宝。 也就沈长林置之不理——他只是搬运工而已。 沈长林很好奇:“他怎么回应的?” 张亦道:“我之前看过报道,《大阅兵》被《洛杉矶时报》的影评人茜拉·本森批评是gay片儿,陈导隔空怼了句:影评家永远有一只创作者不具有的眼睛。” 沈长林瞬间明白:“哦,洛杉矶时报的影评人!” 老外… 那就没事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