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 却惊动了最不该惊动的人-《敌谍一生》
第(2/3)页
所以,高先生的货不装船,刘老板的货也不能装船!
所有货终于卸了下来,码放得整整齐齐,上面又蒙上苫布,周围用麻绳扎起来。小偷或窃贼想动这批货,至少会比较麻烦!
卸完货,崔槐留下两个弟兄,叮嘱他们走远一点,在暗中监视这批货。
两个弟兄连连点头,表示明白。
崔槐再次看看周围,没什么异常,就上了卡车走了。
刘寅贵和崔槐绝没有想到的是,这次隐秘行动,却惊动了最不该惊动的人!
洪山奎的两个弟兄,也在暗中监视他们的货!是三十箱货!不是鸦片,而是枪!共计三百支步枪!这些都是一点毛病也没有的好枪!洪山奎的心里,只要能把这三百支枪运走,就足够了!
洪山奎的弟兄是两人一班,轮流监视,已经好几天了。他们同样担心被小偷、窃贼动了他们的货!
这两个人猫在货堆之间的夹缝里,看见崔槐卸货的整个过程。夜里来卸货,也不算什么,也许人家就是这个时候有空呢。但那边也留下两个人,就叫他们奇怪了。
他们在暗中盯着那两个人。至少那两个人不是小偷、窃贼,这一点让他们放心。他们决定等天亮之后换班的时候,再向洪山奎报告。
22-8
时间悄悄流逝,此时已是一九三八年的一月四日的凌晨。
但这一夜还没有过去。
大约凌晨两点多钟的时候,住在彭绍勇驻地的龚滨生,被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惊醒。
他先摸了一下枕头下的手枪,随即想到这样的敲门声不会有危险。
他披上衣服下床,打开房门。
站在门外的报务员小声说:“长官,您的电报。”随后交给他一张纸。
龚滨生听他说“您的电报”,就有些异样的感觉。随后看见电文并没有译出,这才意识到,这确实是给他的电报。
本部来的电报有两种,一种是给上海区的,报务员抄收后会直接译电,再报送长官。还有一种则是直接给他的。两种电报密码不同,所以,报务员译不了他的电报。
睡在对面床上的骆江已披衣坐起来,但他什么也没问,只是静静地看着龚滨生。
彭绍勇的驻地相当不错,唯一的不足是房屋较少。现在上海区也住进来,就更挤了。骆江只好和龚滨生住一个房间。
龚滨生打开台灯,从皮包夹层里拿出密码本,然后开始译电。
译电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他用了整整十分钟,才把电文译完。
他仔细阅读电文。最初,他有点奇怪,这封电报是有关上海区长官任免的事,却发给他。他想了一下才明白,一是为了控制范围,二是为了让他妥善处理。
他想了想,唯一妥善处理的办法,就是将这封电报给骆江看。
他什么也没说,直接把电报交到骆江手里,然后默默地看着他。
骆江接过电报看了一遍,脸色就变得严峻起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