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病美人香殉乐府歌,虞世基惊鸿讲武赋-《大隋王朝》


    第(3/3)页

    虞世基不看便罢,看着“讲武赋”三个字,不由得心生感慨万千,思绪无限。但想的再多,此时也是科举考试。

    虞世基揉了揉眼,确定自己没有看错,稍加思索,提笔便写。虞世基最擅长隶书,一篇《讲武赋》写的酣畅淋漓,书法精湛,浑然天成,自己也深感欣慰。复读一边,没什么疑虑,便投交了考卷。真可谓:

    一赋做成思前缘,开科又见写旧篇。

    若非今生朱紫命,岂能迎来状元年?

    国子监科考已毕,等到两日之后,莒国公萧琮、苏威、薛道衡、诸葛颖、潘徽等人一起来到宫里,奏报天子考试成绩。

    隋炀帝此时正与萧皇后在水池边喂鱼,一见五位大臣一起来到,隋炀帝问道:“今秋科考成绩怎样?”

    萧琮道:“启奏陛下,今秋科考,答卷已经审议,我等五人一同举荐一个名叫虞世基的考生,特来请皇上圣断。”

    “嗯……虞世基?”

    苏威道:“是啊,这虞世基一手隶书写的精湛绝美,他的《讲武赋》文采也最为出众。”

    说着苏威呈起夹在自己腋下的考卷,隋炀帝道:“既然虞世基的讲武赋写的最好,就读来听听。”

    “遵旨。”

    苏威打开考卷,读道:“夫玩居常者,未可论匡济之功;应变通者,然后见帝王之略……”

    “且慢!”隋炀帝一声打断,把众人下了一跳,几个大臣满脸疑惑,不知所以。

    隋炀帝问道萧皇后:“皇后你可否听说这几句话?”

    萧皇后猛然想起那日在崇文阁,隋炀帝读的一本陈国典籍之中,开篇就是这几句话,那本书也叫《讲武赋》。

    萧皇后迟疑问道:“皇上莫非是觉得此人抄了一篇《讲武赋》?”

    “不错,立刻起驾崇文阁。”

    萧琮、苏威等几个人被说的一头雾水,赶忙跟着隋炀帝、萧皇后来到崇文阁,几个小太监也匆忙在陈国带来的书卷中寻找那边《讲武赋》。

    等了少许时间,一个小太监匆匆跑到前厅,奏道:“启禀皇上,那本南朝《讲武赋》找到了。”

    隋炀帝接过这本书,翻开观看,再看看那宗考卷,对几个大臣说道:“各位爱卿,你们来为朕对照对照,看看是不是抄袭?”

    萧琮、苏威、薛道衡、诸葛颖、潘徽围到龙书案前,拿着书和考卷对照,两篇文章都是一千两百六十个字,内容几乎相同,只不过那本书是当年写给陈国皇帝的,这篇试卷是写给大隋王朝的。

    众人惊讶万分,萧琮叹道:“莫非真是抄袭试卷?”

    诸葛颖一旁摇了摇头,说道:“不对,就凭字迹,恐怕出自一人。”翻开那本书的落款,作者署名恰恰正是“虞世基”。这才是:

    天下无巧不成书,作者作品两归途。

    名著长存高阁内,本人孤身在江湖。

    开科取士国子监,旧作重书讲武赋。

    人生慨叹命苦短,半百余生惊皇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