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改革大策。-《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2/3)页

    纵使未来财税改革完成,对大明财政,也必然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况且,未来之大明,重心亦是要逐步转向海洋,建立起强大的水师开疆拓土。

    财力的消耗,必然更是一个天大的窟窿。

    当然,若待到未来大明开拓海洋,掠夺了海外之财富,国力暴涨式提升,能够有余力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国防体系,卫所制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亦是无妨。

    在这一点未来达成之前,糜烂的卫所制度,将其修补完善好后,还得继续发挥着其历史作用,继续为大明发光发热。

    如此之下,卫所的这个基本盘,自然是要保住的,改革的重心,也在卫所之上。

    至于如今大明各地存在的募兵,或者说营兵,自然也是改革編练,优胜劣汰。

    显然,这淘汰而出的兵将,该如何安置抚恤,也是一个大问题。

    故而,纵使只是对军事体系的改革,也已经牵扯到了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李修这位秦国公的一己之力,而是整个朝堂中枢,乃至整个大明统治阶级的配合。

    好在如今大明内忧外患暂且压制,李修也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关注这个方面。

    当然,改革如火如荼进行,战争,也从未停止。

    北疆民乱兵变,可不是只有陕西一地,之所以陕西定,天下安,只是因为,陕西是闹得最严重,声势闹腾得最大的。

    在四川,山东等等北方各省,民乱兵变皆是或大或小,皆还在蔓延着,只不过,如今大胜辉煌,一切,皆被暂时掩盖在了这辉煌之下。

    身为一切的主导者,李修自然不会被这所谓的辉煌蒙蔽。

    只不过,大战刚结束,军心疲惫,封赏未贯彻落实,李修也就没急于一时。

    当封赏落实,大军休整月余时间后,李修亦是一道军令直下,调动京蓟之地数万大军入各省平定民乱。

    只不过,这一次,李修所启用的各部主将,却非往日的那些老将,而是李定国这些李修早就培养已久的新生代将领。

    独领一军,出征在外,无疑是最好的磨炼。

    对麾下人才的培养,李修向来是不遗余力,如今之局势,他也需要更多可独当一面之人来替他稳定局势。

    “暂时,还不能去江南……”

    秦公府书房,刚下达出兵各省平叛之令的李修,立于舆图之前,喃喃自语着。

    最终,定下先南后北之改革策略,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触动北方的既得利益阶层,避免已经糜烂的北方局势失控。

    但显然,事与愿违了,且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计划之中,平定北疆乱局,便奔赴江南,亲自坐镇江南将混乱平定,改革彻底贯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