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方谦说完这些话后,李规想起自己见到李显时,李显那苍老且又整日战战兢兢的模样,不由的悲从心来,哭泣道:“老天为何如此苛待我李唐?” 方谦也开始哭,于是两人抱头痛哭,但因为怕哭声太大传了出去,李规与方谦只能捂住嘴无声音呜咽的哭泣。 方谦声泪俱下的说道:“王叔,你我堂堂李唐宗室,本是天潢贵胄,没想到在这天地之间,竟然连大声哭泣都不敢?这是何其可悲之事?简直就是丢高祖太宗陛下的脸,祖宗们血染关山打下的基业就毁在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手中,皇侄都不知道日后见了他们该如何说?” 李规闻言更是止不住眼泪,挥手抹了一把泪水,哀叹道:“守义皇侄,你可知皇叔我曾经去见过太子,劝他起兵兴复李唐,可他却支支吾吾,用诸多理由搪塞,根本就不愿起兵,我……” “我明白的,皇叔,你不用说了,李显皇叔软弱无能,当年他登基为帝,君临天下,大权在握,不求他学秦皇嬴政,诛杀吕不韦、嫪毐等乱贼,平息国政,一统天下,亦不求他学光武刘秀,再造山河,重塑江山,只求他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若不堪受辱,学魏帝曹髦仗义死国也可,但他呢?他是如何做的?” “整日困守在东宫一隅,不敢高声言语,恐忤武逆之意,苟延残喘,惶惶不可终日!” “昔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更兼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言,今日我李唐忠臣良将、能人贤才无数,难道就比不上区区偏安一隅的楚国吗?为什么?皇侄整日思索,终于明白,皇叔,咱们缺少首倡者、领头羊。” “当年,越王爷执心不回,临事能断,在江山有失、社稷危亡之际,怀汉之刘章诛吕氏外戚之豪情,追郑武(郑武公)之翊周,遂能奋不顾身,率先唱义,虽英谋未克,而忠节居多,堪称宗室之表率。” “如今呢?太子李显坐观成败,整日蝇营狗苟,相王李旦皇叔让皇位于武逆,让太子之位与李显皇叔,将一个‘让’字发挥到了极致,只图自己一己之私利,他们二人若是有琅琊王李冲王叔半分血性,大唐天下何至于此?” 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长子,李规之兄长,也是起兵反抗武则天之人,只可惜无人响应,兵败身死。 方谦这一席话说的李规是声泪俱下,他是想起了自己在东宫的遭遇。 “可能王叔会有所怀疑,我既是李守义,为何会建议武逆废太子?”方谦说出这句话后,李规点了点头。 方谦长叹一声说道:“王叔,匹夫一怒,血流五步,太子呢?自从入住东宫之后,从来就没有怒过,在朝堂之上几乎没有存在感,若非有狄仁杰、张柬之、李昭德等人扶持着,恐怕他早就死于非命了,但就算是这样他也安之若素。” “今日我之所以逼武逆废李显皇叔的太子之位,为的就是将他逼上绝路,废过的皇帝成为太子,随后又被降为庐陵王,后又从庐陵王受封为伪周太子,那这伪周太子若是在被废的话,他还有活路吗?三起三落的事情常有,但我估计轮不到他了。” “既然没有活路,那他就只有起兵一条路可走。” 李规闻言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用此等方法来逼太子起兵?” “不错,李显皇叔暗弱,只能出此下策。”方谦沉声说道。 李规上下打量了方谦一眼,然后抱拳一躬到底,羞愧的说道:“原来皇侄用心如此之深,亏得王叔还误会皇侄为国贼,真是羞煞我也!” “王叔,咱们皆是为李唐大业,若李唐江山能复,别说是区区误解了,就算是要我付出生命的代价,我又何惜此身?”方谦大义凛然的说道。 李规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他说道:“今日,我才明白,为何足智多谋的刘金会死在幽州,原来他早就明白,若是你为方谦绝对能助李唐大业兴复,单单是逼迫太子的计策,就胜过千军万马。” 方谦也笑道:“王叔说的不错,太子是天下人心所向,只要他振臂一呼,凡是高祖、太宗子孙、李唐旧臣,都会毫不犹豫的支持我们复兴李唐。” 李规点了点头,大有将方谦引成知己之意,当日他在太子宫中也是如此对李显说的,但李显不同意,而且本应该和他站在一起的越王府旧臣吴孝杰也明言反对,说什么“如今天下,人心思定,一旦战火燃起,百姓必然痛恶,非但大事难成,还会陷太子于死地”,所以李规才会赌气出走。 其实从事实而言,吴孝杰说的是对的,李规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若复兴李唐真的这么简单,还有他李规什么事?李显、李旦早就抢先注册完成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