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故人再见-《秦时之武侯传人》


    第(2/3)页

    “如果小友是儒家弟子就好了,实在可惜!”荀夫子眼神中带着期盼,语气极为认真的说道。

    “晚辈出身武侯派,注定与儒家无缘吧。”诸葛策不可能改头换面,抛弃现在的身份。

    “老夫心中也觉得不可能,因为在小友心中,根本看不上儒家啊。”荀夫子老谋深算,让诸葛策先表态。

    “还是前辈棋高一着,如果有一天晚辈侥幸取得成就,非常愿意对儒家敞开大门,尤其是荀夫子前辈。”诸葛策又何尝不是让荀夫子表态,儒家教书育人还是有一套,后续计划中,少不了这种大儒。

    但他绝对不会让某一家独大,也不会让以后学习的人,打上单一某家的烙印。

    荀夫子感觉还是小看了诸葛策,从刚才对方与伏念对话中,同样引诱自己跳进来。

    “老夫轻易可不收徒弟,而且儒家弟子很多,同样可以收徒,还有授业解惑。”

    诸葛策摇了摇头说道:“我想要把读书变成常态,并非是单纯的去某一家学习知识,而是几家合在一起,传授孩子们知识。”

    未来某一天,学习不再是世家子弟为大多数,天下间寒门崛起,中原的百姓都有基础知识,那炎黄子孙在无敌手,后续的帝王,也无需再考虑世家钳制问题。

    未来都是年轻人,只要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盛世指日可待。

    “你的眼光很长远,老夫自叹不如。”荀夫子收徒比较苛刻,没有想过要桃李满天下,而且让孩子学习百家之长,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因为在他们眼光看来,学习只要单一家所长,已然足够。

    “这都是武侯派的前辈们提出来的设想,晚辈也是拾人牙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省去很多力气。”诸葛策站在后世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不会在走弯路,那都是先人用血和泪的教训总结出来的。

    两人聊得兴致正浓时,六指黑侠独自来到儒家赴宴,班大师并未跟随。

    “荀夫子前辈安好,诸葛先生,咱们又见面了。”虽然是一派掌门,但毕竟差荀夫子一辈,过来见礼是应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