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宝钗扑蝶 “宝钗扑蝶”是红楼画卷中最美的一幅,然而我们都知道,蝴蝶在爱情故事中是梁祝的化身。这一回里春光将逝,黛玉洒泪葬花,乃为惜春;而宝钗辣手扑蝶,可不煞风景? 因此,这幅看上去很美的妙景后藏了一明一暗两宗小阴谋。明的是小红与坠儿在滴翠亭计议私相授受之事,暗的则是宝钗的“嫁祸”——宝钗因为无意中听到了红玉的隐私,深知“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于是,为了掩护自己,她故意喊一声:“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假说林黛玉刚才在此弄水,以至红玉信以为真,向坠儿道:“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 这里薛宝钗因为明知红玉是“头等刁钻古怪东西”,怕她生事,才要移花接木,把偷听之名卸给黛玉,可见城府之深,心机之重。但是也有一种可能是,宝钗本来就是要去潇湘馆找黛玉的,因见宝玉去了,才故意抽身回避,但心底未必不介意。所以此时需要一面挡箭牌时,潜意识加本能一起发作,便顺手把黛玉推了出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林红玉其人,连宝玉都不知道名性;宝钗却非但清楚,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而且连其心性品行也深知的,可见对宝玉房中细事有多么在意。 再则,宝钗心中思忖鸡鸣狗盗之人心机不错,可见此事不才。然而,既然明此种私情授受之事为不雅,女孩儿家听见看见,不是该着紧回避的么?鸳鸯无意撞见司棋和潘又安,还把自己羞得脸红心跳呢。而宝钗非但不躲,反而躲起来听了个津津有味,被人发现后,又移花接木地栽赃给黛玉,其实与她一惯端庄稳沉的扮相深为不符。 而作者这样写来,必有深意,或许便是为了提醒读者注意,把宝钗、黛玉、红玉这几个人联系起来,暗示宝钗此时虽不会将红玉怎样,将来却会不利于黛玉吧。 有人猜测小红疑心真是黛玉听了她的秘密去,将来在凤姐处听差,会故意给黛玉难堪或是制造麻烦。其实绝不会,因为小红即是黛玉,文中写她猜疑,不过是作者瞒人之笔;正如给黛玉吃闭门羹的人正是晴雯一样,两人都是黛玉替身儿,又何尝看晴雯给黛玉下绊子呢?全书中形象最似黛玉的人是龄官,然而黛玉却为了众人将她比戏子同宝玉怄了好大的一场戏——凡此种种,都是在写黛玉自戕的个性。 晴雯给黛玉气受,表现的是黛的玉自怜自怨;因龄官而怄气,是黛玉在自寻烦恼;而小红疑心黛玉,则也正是黛玉多心多疑的表现。 故事写到这里,暗示意义已经非常明显,但是借由小红展示给我们的黛玉未来命运却着实可惊——袭为钗副,将来令黛玉心事成空的,必定会有宝钗、袭人两个人。 宝钗扑蝶,扑散的原是宝黛这一对现世梁祝啊。 黛玉葬花 (一) 如果我说“黛玉葬花”是《红楼梦》诸场景描写中最美的画面之一,大概不会有人有异议;但我若是问书中关于黛玉葬花的描写与提示有几处,只怕大多读者都会愣住,一时算不过来。 第一次正面描写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正是宝黛两小无猜,情浓意洽之时。纵然已经读了几十次红楼,但每每再读到此处时,我还是忍不住赞叹作者文笔之妙绝: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时间、地点、人物,场景、行为、心理,无一不到。惟美还在其次,尤其那一种情趣,难画难描。几句话写得美景毕现,仿佛读者已身在其中,又想赶紧找本《会真记》来翻读,又想帮忙收拾落花去漂水,又忍不住回头四顾,看那黛玉来了没有。 而黛玉不负我心,果然肩担花锄,手执花帚而来,锄上还挂着个花囊——宝玉只是触景生情而有送花入水之念,而颦卿却早已有备而来,不但有想法,而且有计划:“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真真如花解语更惜花也! 庚辰本在这里接二连三有侧批、眉批曰: “一幅采芝图,非葬花图也。” “此图欲画之心久矣,誓不过仙笔不写,恐亵我颦卿故也。己卯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