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谁当副手这个棘手的问题还是让嬴政决定吧。 嬴政是皇帝,说啥大家都服,其他人就是磨破了嘴皮,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嬴政手里。 即使如此,还废话干啥,直接给答案吧。 秦江拱手道:“请陛下定夺!” 嬴政一看秦江又把皮球踢到自己身上了,心里就明白了。 群臣的意见仅供参考,圣旨还是嬴政亲自下。 好吧,那就等圣旨下吧,先说说其他事情吧! 嬴政的圣旨下的很慢,并不是当场就下。 朝堂嘛,那是议事的地方,是群臣和皇帝交流的场所。 “神威侯,你作为主帅,你觉得应该带多少兵力去迎敌?” 嗯? 政哥转移话题还挺快的啊! 这会儿不纠结谁当副元帅了。 不到最后,政哥是不给答案啊,你要把悬念留到什么时候? 嬴政的问题,让秦江想起了阅兵时的场景。 当时秦江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来个多多益善。 “陛下,匈奴人和大月氏估计得有五十万人马,我们若是带少了,恐怕不利。” 作为统帅,谁会嫌手下的兵多呢。 秦江也想来个多多益善,可嬴政并不这么想。 因为大秦是守方,不是进攻方。 只要不让匈奴人越过长城就行,守城还用那么多士兵吗。 嬴政深刻意识了大秦军队的不足,那就是骑兵太少。 骑兵少,也就是马匹太少,这个是天然的劣势。 这也大秦军队最大的软肋,无法长期和匈奴人周旋。 想要越过长城,翻越阴山去打匈奴,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匈奴人的骑兵在大草原上来无影去无踪,别说消灭他们,能看到人影就已经很不错了。 “神威侯,朕给你三十万兵马,抵御匈奴!” 三十万? 政哥,这少的有点多啊,人家五十万,我们三十万,二打一吗? 打仗嘛,一般情况下,人数多的一方占优。 第(1/3)页